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数学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组合恒等式的证明是一种常见题型 .虽然它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较少 ,但在教材及参考书中却屡见不鲜 .由于它综合了二项式、组合数性质、代数恒等变形等内容 ,其技巧性强 ,解题方法独特 ,因此学生解决这类问题往往感到困难 .本文试图通过一些实例谈一谈组合恒等式证明的几种途径 .1 构造模型直接运用题设条件难以证题时 ,不妨把所考虑的问题置于某种特定背景 ,构造模型往往可得到简捷、巧妙的证明 .例 1 求证 :C0 mCrn C1mCr - 1n …… CrmC0 n=Crm n.分析 根据左式各项特征 ,构造组合模型 :甲、乙两只袋 ,甲袋…  相似文献   
2.
《立体几何》P1 1 2上说“生产和生活中的物体、形状虽然复杂 ,但是很多可以看作是由柱体、台体、球体、球缺等组合 (如铆钉 )或者切割 (如螺帽 )而成的”.这就是割补法的思想方法 .本文谈谈在几何体的割补分解中经常用到的几种常见的、基本的几何图形的变式 .1 平面展开利用几何体平面展开前后的对比 ,觅寻图中“变”与“不变”的位置关系 ,可以巧妙地解决一些问题 .“以直代曲”是将图形平展变式的结果 ,它是处理“质点沿几何体的表面曲线运动路径最短”这一典型问题的重要办法 .例 1 设正三棱锥 A— BCD的底面边长为 a,体积为 1 11 2 a3,过顶点 B作与侧棱 AC、AD都相交的截面 BEF,求此截面周长范围 .简析 如图 1中 (甲 ) ,设顶点 A在底面BCD的射影为 O,AO =h,  13.12 a .asin 6 0&;#176;.h =1 11 2 a3   h =333a,   BO =33a,(甲 )          (乙 )图 1为了求△ BEF的周长 ,如直接求三边的长 ,困难可想而知 .如将三边之和整体考虑 ,可将三棱锥沿 AB剪开平展成图 1 (乙 ) .则可用图 (乙 )中的直线段 B...  相似文献   
3.
排列组合应用广泛.如抽奖、比赛场次、任务安排、物品分配等都涉及到排列组合.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每年都以选择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它主要考察基本原理、排列组合概念及基本运算.其思考方法独特,求解思维新颖,解题中极易出现“重复’域“遗漏”的错误.如何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难点呢?笔者结合高三数学复习实践,归纳出几种常见的解题策略,仅供参考.1剔除对有限制条件的问题,先从总体考虑,再把不符合条件的所有情况剔除.这是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时一种常用的解题策略.例呈(1997年高考试题)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中点共有IO个点,在…  相似文献   
4.
最值问题是中学数学的一类重要问题 ,其解法繁多且灵活多变 ,因此学生求解时极易出现错解、误解的现象 .本文归纳、整理了学生在求解最值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 ,通过展示错解、剖析错因、给出正解 ,以达正本清源、辩别正误的目的 .1 消元时忽视条件的限制  例 1 设 3sin2 α 2sin2 β =2sinα ,求y =sin2 α sin2 β的取值范围 .错解 :y =sin2 α 12 ( 2sinα - 3sin2 α) =- 12(sinα - 1) 2 12 ( 1)  由 |sinα|≤ 1,∴ y∈ [0 ,12 ] .剖析 :显然当 y =sin2 α sin2 β =12 时 ,si…  相似文献   
5.
空间图形变式指对图形的分割、补全、折叠、展开等变形,对图形平移、旋转、投影、添加辅助线面、复杂图形简单化,非标准图形标准化的变形处理.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图形变式,有利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深化概念理解、优化解题过程、发散学生思维,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1.图形变式,强化空间观念,引导几何入门立体几何入门是高中数学所面临的问题.学生由于受平面几何思维定势影响,直观图“立”不起来,妨碍空间观念形成.这给结合直观图进行推理判断带来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强化空间图形的变式…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体现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的教学更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这一角度来谈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 设计问题情景 ,诱发学生创新的意识亚里士多德曾讲过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推动力 ,在教学中通过设计、创设问题的情景去诱发学生某种创新的动机 ,使其表现出创新的意向和愿望 ,这是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例 1 一块三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