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化学   350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75篇
物理学   25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采用MATLAB V5.2提供的模糊逻辑工具箱来设计研究电孤纺电极调节系统中的模糊--PD控制器,讨论了在SIMULINK环境下模糊-PD控制器的参数自调速原理、结构、建立模糊控制规则库和模糊推论方法,并给出仿真结果与结论。  相似文献   
2.
Zn(BTZ)2白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器件制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PCl3为脱水剂,将邻氨基硫酚与水杨酸脱水环化合成出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并进一步将所得产物与乙酸锌反应合成出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螯合锌(Zn(BTZ)2)材料。以该配合物作为发光层制备出结构为ITO/PVK:TPD/Zn(BTZ)2/Al近白色电致发光器件,其色坐标位于白场之内(x=0.242,y=0.359),在驱动电压为16V时,亮度达3200cdm2,对应的量子效率为0.32%。进一步在Zn(BTZ)2中掺入橙红色染料Rubrene,制成ITO/PVK:TPD/Zn(BTZ)2:Rubrene/Al结构器件,实现了纯白色发光(色坐标值:x=0.324,y=0.343),非常接近于白色等能点,且量子效率达0.47%。最后对上述器件的发光和电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MSo浸种对大麦种子萌发及若干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二甲亚矾(DMSO)浸种影响大麦“早熟3号”种子的萌发以及浸种后种子的渗漏和呼吸强度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4℃条件干浸种,。.1%和5芳的DMSO明显促进种子的萌发,5劣DMSO浸种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然而这种影响效应在zs c条件下浸种则完全相反,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表现明显的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CNDO/2量子化学理论方法,对P和B原子在四面体配位的Si46和Sl46H60H4*原子集团中置换Si原子前后的原子集团能量和能态分布变化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1)在Si46H60H4*原子集团中用P(或B)置换引Si原子后在能隙中明显地出现施主(或受主)态子带,同样在Si46相似文献   
5.
ZnS:Tm的薄膜电致发光及激发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制备了传统的双绝缘层的ZnS:Tm的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对其电致发光谱进行分析,在光致发光中,Tm离子受到基质ZnS的无辐射能量传递,而在电致发光中,Tm被过热电子碰撞激发而非能量传递,在所研制的电致发光器件中,稀土TmF3掺杂浓度不同,器件的发光性能也不同,在双绝缘层的ZnS:Tm的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基础上,改变器件的结构,发现器件的蓝光发射与红光发射之比增加,并对Tm离子可能的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钍的分光光度法中,普遍采用以偶氮胂Ⅲ为代表的一类对称变色酸双偶氮型试剂。这类试剂虽然对钍有较高的灵敏度,然而选择性不很理想。对乙酰基偶氮胂[2-(2-胂酸基偶氮)-7-(4-乙酰基苯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是武汉大学化学系研制出的一种不对称双偶氮型试剂,具有比偶氮胂Ⅲ更好的光度特性,目前国内已开始在矿石中应用。本文就对乙酰基偶氮胂测定钍的条件,共存元素的干扰及消除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试验。通过对比,  相似文献   
7.
紫荆花红色素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次报道紫荆花红色素的提取纯化方法及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并与玫瑰茄红色素作对比研究,证实同属于花青甙类化合物,又经急性毒性试验证明其毒性极低,故紫荆花天然红色素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DFT)的非平衡态Green函数方法(non-equilibrium Green functions, NEGF), 计算了耦合于两个面心立方Au(111)表面间的对苯二硫酚(Di-thiol benzene, DTB)分子的电导性质. 讨论了偏压、分子-表面耦合形貌、分子间相互作用等因素对电荷传输特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 DTB分子顶端H原子的存在会显著降低分子的透射系数, 减小分子的微分电导(dI/dV). 当在两极间移动分子时, 电导存在极大值.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会显著改变分子的输运性质.  相似文献   
9.
我们用扩散分子束多光子电离光谱技术研究了丙酮在XeCl准分子激光辐射下的多光子电离和碎裂行为。实验表明丙酮没有产生母体离子峰(m/e=58), 只给出m/e=43和15两个峰, 分别对应于丙酮光解所产生的两个碎片CH_3 CO和CH_3。其离子信号(1)分别与激光强度(Ⅰ)的3和3.6次方成正比。分析表明离子是由中性碎片电离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吸电子取代基(2-硝基)金属卟啉的轴向加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用电子吸收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系统地研究卟啉环上具有吸电子取代基(—NO_2)的四苯基卟啉[H_2TP(2-NO_2)P]的Zn、Ni、Cu、Co、Mn、Fe的配合物与一系列含N有机碱的加合作用,测定了加合常数、加合分子数,总结了吸电子基团对金属卟啉的轴向效应以及中心金属离子和卟啉环氧化还原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