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化学   52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一种适用于同轴微波腔的新型ESR—电化学池的设计。工作电极的长度可调节,部分屏蔽微波辐射的功能由上下两个屏蔽套承担。除了传统的螺线管,工作电极还可由打孔的金属筒、金属网、甚至复合材料制成。对电极可根据需要置于共振腔的外面或里面。总之,新设计灵活实用,适合更多的研究场合。本文列举了一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陆君涛  吴宇平 《电化学》2004,10(1):112-112
著名电化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吴浩青教授今年迎来他的九秩华诞.在半个多世纪来,吴老以他广博的学识和勤奋的精神为我国电化学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SPEPt电极以及SPEAu-Pt电极上还原态CO2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研究表明,此类电极的电化学特性与光滑Pt电极一致:CO2在氢原子吸附电位区0~250mV(vs.RHE)处,可与电极上化学吸附的氢反应,生成还原态的CO2,通过线性扫描,还原态CO2即发生一不可逆电化学氧化过程(阳极剥离).在SPEPt系列及SPEAu-Pt系列上CO2的电化学行为表明,当SPEPt系列上Pt的载量为2.5mL的0.01mol·L-1H2PtCl6的Pt时,对还原态CO2的电催化活性最好,当Pt的载量相同时,在SPEAu-Pt上,催化剂对还原态CO2的电化学氧化行为比SPEPt电极更强,这是由于预先沉积的Au对后沉积的Pt有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现场红外反射吸收光谱电化学方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t电极表面及附近水的行为. 据不同范围内得到的SNIFTIRS 谱中水峰的变化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解释: (A)电极上水的吸附取向的改变; (B)电极附近水分子的长程有序的变化; (C)电极上水的氧化及还原, Pt-O化合物的形成导致薄层中水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现场电化学-ESR联合测试的技术, 对电化学聚对萃膜在浓H_2SO_4中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聚对苯膜具有高的电导率和相对低的自旋磁化率, 极化子与偶极化子为主要导电者, 并在一定的电位下相互转化, 自旋粒子有很大的离域性。膜中链与链之间可能存在部分的氧桥结构, 而引起体系结构的某些变化, 使聚对苯膜的电导提高以及掺杂容易进行。掺杂量受电位控制, 浓H_2SO_4中的HSO_4~-嵌入/脱嵌的电化学可逆性很好, 最大掺杂量可相当于每5个苯环单元氧化出一个正电荷, 可望将电化学聚对苯用作稳定的二次电池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6.
碱性聚电解质燃料电池(APEFC)近年来取得了可观的进展,但是在使用空气作为氧化剂工作时仍然面临着性能损失. 文献中已有多个理论试图解释性能损失的来源,但是缺乏定量化的分析. 本文根据实验发现和热力学及阳极反应的动力学分析,提出了分层的阳极碳酸化模型和方程组.模型的定量化模拟结果进一步和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提出了电池性能损失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7.
陆君涛 《电化学》2005,11(2):115
查全性先生1925年4月11日出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从上海大同大学化学系转学到武汉大学,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留校任教至今.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现称院士).50年代初期起,特别是苏联弗鲁姆金院士的专著《电极过程动力学》引入我国后,查全性先生即开始将主要精力专注在电化学方面.1957~1959年他以进修教师名义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大学化学系电化学教研室,师从А.Н.弗鲁姆金院士和З.А.约发教授.在此期间,他奋力从事科研工作,在苏联科学院报告(ДАН)上连续发表了3篇论文,还大量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阅读…  相似文献   
8.
巯基化合物自组装单分子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董献堆  陆君涛 《电化学》1995,1(3):248-258
超薄层有机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1]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研究结果和进展正在不断丰富着人类对表面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与其它制备单分子层的技术相比,自组装技术是一种较新的制备方法,在80年代后期,迅速成为有关学科的研究焦点。采用此技术制备的超薄层体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巯基化合物在金、银、铜、铂表面吸附形成的单层 ̄[2,3],一类是在硅、玻璃、金属氧化物表面通过硅烷化反应形成的单层 ̄[4]。其中,硫醇类分子自组装单层(self-assembledmonolayer,3AM)是被研究得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体系。本文主要综述十年来巯基化合物SAM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庄林  陆君涛 《电化学》1996,2(3):250-253
在电子自旋共振对电化学暂态过程的研究中,人们通常将磁场固定在对研究信号敏感的位置,记录ESR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这种作法常导致大量的信息遗失,不但得不完整ESR谱线的变化,也很难分析多种磁物种共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铂电极上Kolbe反应的现场FTIR反射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