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尿素水热法-煅烧法制备了不同Ni/Zn比的ZnNiAl-层状金属氧化物(LDOs)可见光响应型催化剂。将硝酸锌、硝酸铝、硝酸镍按一定配比混合制成水溶液,加入尿素作为沉淀剂,在100℃条件下反应48 h,制得催化剂前驱体;研磨后经600℃高温煅烧制得对可见光响应的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等方法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具有较好的晶型结构,结晶度较高,是具有层板结构的水滑石类化合物;煅烧后的催化剂层间H2O和CO2被去除,未进入类水滑石结构的金属主要以金属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层板结构有些损坏,但板层结构依旧存在,结构更加松散,比表面积增大;Ni2+/Zn2+的比例对层间阴离子官能团没有影响。ZnNiAl-LDOs催化剂对目标污染物对硝基苯酚(PNP)降解的实验表明,当Ni2+/Zn2+比为4,催化剂投加量为0.8 g·L-1时,对初始浓度为10 mg·L-1的PNP,催化剂的光催化效果最佳,光催化反应3h去除率可达到80%。此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循环使用5次后去除率仍达65%。  相似文献   
2.
邓圣  张广山  梁爽  王鹏 《应用化学》2017,34(3):300-307
在微波辅助下,以聚丙烯腈纤维(PANF)为基体材料,二乙烯三胺(DETA)和硫化钠为改性试剂,通过两步接枝反应快速制备了含有大量硫原子的螯合纤维吸附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热重分析仪(TGA)对改性前后的纤维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pH值、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对螯合纤维吸附汞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是一种高效、节能、经济和绿色的改性方法,改性过程在无毒的水环境中进行,试剂用量少,且改性时间大大缩短。改性纤维对汞离子的吸附是一个准二级动力学过程,较好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在pH=7的条件下,螯合纤维对汞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达到333.1mg/g,是一种有效的去除水中汞污染的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沉淀煅烧法制备的纳米级(CuAg)0.15In0.3Zn1.4S2光催化剂以及产氢效率,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CuAg)0.15In0.3Zn1.4S2的结晶度、比表面积和吸收可见光能力与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有关. 在可见光下,以KI为电子给体,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光催化产氢能力的影响. 发现在600℃煅烧5h时所制的(CuAg)0.15In0.3Zn1.4S2光催化剂产氢活性最高,产氢速率为1750 μmol g-1 h-1,量子效率在420±5nm达到12.8%,比未煅烧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提高了约6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