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7篇
化学   156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50篇
物理学   10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正交各向异性三维弹性动力学的控制方程出发,在求得四边简支矩形板自由振动频率和位移振型的基础上,构造了受迫振动的位移函数;利用自由振动位移振型的正交性,将控制方程的空间变量和时间变量分离,得到了广义质量、广义力和频率表示的关于时间的2阶常微分方程,从而得到了正交各向异性弹性矩形板在受迫振动下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给出了本文方法与薄板理论的算例.  相似文献   
2.
王书鸿  王九庆  叶强  乐琪 《中国物理 C》2002,26(12):1302-1308
为获得尽可能高的正电子(e+)产额,严格控制初级电子(e)束在e+产生靶上的束半径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分析了使e束半径增大的各因素和对这些因素的制约;然后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的正电子源为例,给出了束半径的实测值和计算值的比较,以具体说明这些因素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二期工程(BEPC-Ⅱ)的相应优化设计研究,提出了获得靶上最小束半径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3.
摘要:设n是正整数;P_0=1,P_i(i=1,2,…)是第i个素数.本文证明了:方程 n!+1=P_k~aP_(k+1)~b,P_(k-1)0,b>0,仅有解(n,P_k,P_(k+1),a,b)=(1,1,2,1,0),(2,3,5,1,0),(3,5,7,0,1),(4,5,7,2,0),(5,7,11,0,2).上述结果证实了Erds和Stewart提出的一个猜想.  相似文献   
4.
南策文  王乐 《物理学报》1988,37(5):782-788
本文研究了晶态LiCl-非晶态Li2O·3B2O3复合锂离子导体的电学性质。实验发现这种晶态-非晶态新型复合离子导体的电学性质变化具有新的现象,即在宏观电导率σm-组成曲线上出现了电导率增加的“双峰”效应。相应地,在表观活化能Em-组成曲线和介电常数εm-组成曲线上出现了“双谷”。本文还详细讨论了这些实验现象,得到了与理论相符合的结果。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6.
超高真空中银表面垂直谐波电流的实验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万泉  李乐 《光学学报》1989,9(2):86-189
在超高真空的条件下,测量了清洁、自由银表面产生的光学二次谐波随基波电矢量与入射面之间夹角(?)的变化,从而通过理论公式,求得由Rudnick和Stern引入的,用于衡量垂直面电流密度的唯象参数a的值,在入射基频光波长为1.064μm时,被测定为-4.0±0.8.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由国产低光学纯(43.6%e e)(-)-α-蒎烯通过硼氢化-原位再结晶, 制备高光学纯(97.2%ee)(+)-二异松茨烷基硼烷(diisopinocampheylborane, Ipc2BH)的简便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胜建  乐长高 《有机化学》2006,26(2):236-238
在无溶剂和室温条件下, 三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r3)选择性地与酮反应, 以90%~96%的产率生成相应的α-溴代酮. 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选择性好、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9.
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含苯肼工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Hz-841大孔树脂为吸附剂,95%乙醇为脱附剂处理含苯肼4000~5000mg/L的工业废水,取得了理想的分离效果,苯肼吸附率>99.8%,树脂工作吸附量40~50g/L。  相似文献   
10.
硫代乙酰胺体系电沉积法制备CdS纳米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film of surface active agents spread out on the surface of the electrolyte of Thioacetamide and cadmium chloride. CdS nanofilm was deposited at the interface of surface active agents and electrolyt by the method of electrodeposition.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n which the nanofilm was prepared of the least crystals and uniform particles could be attained via analytical results of L16(45) orthogonal experiments. The optimal conditions: castor oil/hexadecanoll 0.06 mL·cm-2,CdCl2/CH3CSNH2 4 mmol·L-1, cell voltage 5 V, electrodeposition temperature 15 ℃. The effects on the grain size of temperature, surface-active agent, electrodyte concentration, cell voltage and pH become smaller in the series. If the temperature was high, the movement of molecules of surface-active agent and electrodyte would be faster, thu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film would be difficult. The grain size of thinfilm varied with the surface-active agents, however, when the amount of surface-active agents reached a certain value, the grain size would remain unchanged. The higher the electrodyte concentration, the larger the grain size of nanofilm. The surface forms were changed at the same time. If the pH of the electrodyte was higher or lower, nanofilm could not be prepared successfully, thus the pH range should be is 3~6. SEM image of the nanofilm shows the occurance of dendrite. The sucessful preparation of nanofil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ure of surface activre agent due to the nanofilm growth mecha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