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化学   162篇
晶体学   2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12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相R2CuO4稀土铜氧化合物由于尺度效应而产生弱铁磁性行为已经被人们关注,报导了通过高温高氧压(6GPa,1000℃)合成稀土T′相R2CuO4(R=Nd,Sm,Eu,Gd,Tb,Dy,Ho,Er和Tm)化合物的结构和磁学性能。磁化率曲线显示,在低温下所有的高压增氧R2CuO4样品都出现新的低温弱铁磁性反常行为,转变温度在28K附近。新的低温弱铁磁性行为是由于CuO2面上微量氧空穴的掺入,使处于反铁磁有序CuO2面形成局域化的铁磁性团簇造成。实验证明新发现的低温弱铁磁性行为与尺度效应产生弱铁磁性行为属于完全不同的物理机制。结果还预示T′相R2CuO4稀土铜氧化合物很难通过空穴掺杂而实现超导。  相似文献   
2.
分层流是气液两相流中常见的流动型式,分层流中液层高度是计算的基本数据,由于界面波的存在,对液层的测量和预测都很困难.Vlachos提出了预测气液两相分层流液层厚度的关系式,但这一关系式并不适用于倾斜下降管气液两相流.本文提出了计算倾斜下降管气液两相分层流截面含气率的理论模型,在这种模型下得到的截面含气率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考虑了倾角、管径、气液各相折算速度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提出了预测液层厚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BEPCⅡ直线加速器的重大改造旨在获得高流强、小发射度和小能散的正负电子束, 以满足对撞机亮度提高两个两级的要求. 这对直线加速器各系统和束流物理是一个挑战. 文章介绍了直接决定束流性能的新电子源、新正电子源、新微波功率源、相位控制系统和束流测量系统等的改造情况; 叙述了束流物理研究; 介绍了束流调试进展情况和进一步改进计划.  相似文献   
4.
A cobalt(II) tetrakisphenylporphyrin (Co(II)TPP) film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Co(II)TPP-GCE) was prepared by just coating Co(II)TPP solut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electrode. It can be use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ascorbic acid and uric acid. The anodic peaks of AA and UA can be separated well. Owing to the strongly hydrophobic property of porphyrin, the modified electrode has good stability and long life. The linear range for UA and AA were 2.0 x 10(-6)-1.0 x 10(-4) M and 9.0 x 10(-6)-2.0 x 10(-3) M with detection limits of 5.0 x 10(-7) and 5.0 x 10(-6) M,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metalloporphyrins of other kinds were also used to construct modified electrodes. Their performances were inferior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II)TPP modified electrode.  相似文献   
5.
CuO/Al2O3催化剂高温固相反应的原位XRD和Raman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XRD和激光Raman光谱等技术对CuO/Al2O3系列催化剂高温下的表面组成和体相结构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升高,CuO首先与载体Al2O3发生固相反应生成CuAl2O4.CuAl2O4层能阻止外层CuO进一步向载体Al2O3扩散,从而使部分CuO稳定在CuO/Al2O3催化剂的表层.  相似文献   
6.
冯云龙  刘世雄 《化学学报》2002,60(5):947-949
合成了两个异亚硝基乙酰丙酮亚胺Pd(II)配合物,Pd(o-BrC_6H_4-IAI)_2 (1) 和Pd(C_6H_5CH_2-IAI)_2 (2)(IAI = isonitrosoacetylacetoneimino),用IR和 Raman光谱对两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晶体 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c,晶胞参数:a = 0.8013(2) nm,b = 1.8775(4) nm,c = 0.7905(2) nm,β = 98.22(3)°,V = 1.1770(5) nm~3,Z = 2,D_c = 1.892 g·cm~(-3),F(000) = 656,R = 0.0663。在这两个配合物中,二齿 Schiff碱配体的异亚硝基(肟基)的N原子和亚胺的N原子与Pd(II)配位,形成反式 的PdN_4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7.
Six palladium(Ⅱ) complexes with isonitrosoethylacetoacetate imine Schiff base ligands, Pd(R-IEAI)2,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Raman and electronic spectra. Complex tran Pd(p-CH3C6H4-IEAI)2 (2) cry- 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c,with a=1.2002(2),b=0.9972(2),c=1.1121(2)nm,β=90.43(3)°,Z=2,F(000)=616,μ=7.44cm-1. The final R and wR are 0.0244 and 0.0625 for 2620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2σ(I), respectively. The geometry around the Pd(Ⅱ) ions in those complexes has a distorted PdN4 square plane, the Schiff base ligands R-IEAI- being coordinated through their oximino-nitrogen atoms and imino-nitrogen atoms.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咪唑环上取代基团对反应平衡的影响, 在模拟生理条件(0.15 mol·L-1 NaCl溶液)下, 应用多核(1H、13C和51V)、扩散排序谱(DOSY)以及变温NMR等谱学技术研究双过氧钒配合物NH4[OV(O2)2{2-(2’-Pyri-dine)-Imidazole}]·4H2O(简写为bpV(Imi-Py))和咪唑类配体(咪唑、2-甲基鄄咪唑、4-甲基-咪唑和组氨酸)的相互作用, 其从强到弱的顺序为咪唑≈4-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组氨酸. 研究结果表明, 咪唑环上取代基团空间位阻对反应平衡产生较大影响,同时竞争配位的结果导致新的6 配位过氧物种[OV(O2)2L]-(L 为咪唑类配体)的生成, 当配体为4-甲基-咪唑和组氨酸时, 生成的则是一对异构体.  相似文献   
9.
羧酸配位聚合物是金属离子与有机羧酸构造块通过配位键或其他分子间弱作用力经自组装而成的一维、二维、三维的聚合物.由于这些配位聚合物具有新颖的拓扑结构以及在功能材料方面的潜在应用,同时又由于羧酸配合物比较稳定,所以设计和调控特殊配位聚合物成了当前的研究热点[1~4].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对苯二甲酸为模板剂, 溶剂热法合成了2个以5-(4-(2, 6-二(2-吡嗪基)-4-吡啶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H2L)为配体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nL] ·0.5H2O}n (1), {[CaL(H2O)2]·H2O}n (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 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 1具有(3, 3)-连接的不同手性型二维层面结构, 这些交替出现的单手性左旋型和右旋型二维平面通过配体的吡啶环与吡嗪环间ππ堆积作用构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2是通过L2-配体羧基桥连接相邻的Ca(Ⅱ)金属中心, 形成一条平行于b轴方向的一维链结构。研究了配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和2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