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3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了一类广义 Liénard系统dxdt=p(y) -F(x) ,  dydt=-g(x) (E)解的有界性 .首先获得了系统 (E)存在无界解的两个新的充分条件 ,然后获得系统 (E)所有解正向有界的若干充分条件和充要条件 ,所获结果改进和扩展了文 [1 -2 ]中的相应结果 .  相似文献   
2.
获得了广义 Liénard系统dxdt=p(y) -F(x) ,  dydt=-g(x) q(y)所有正半轨线有界的若干充分条件 ,推广改进了已有文献 [1— 1 2 ]中的相应结果 .  相似文献   
3.
用二氯甲烷-1 mol/L醋酸钠溶液混合提取饲料中的三甲氧苄胺嘧啶,经离心分层后,取下层提取液用氮气吹干,1%(体积分数)冰醋酸复溶后用正己烷洗涤除脂两次,用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表明,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0%~87%,相对标准偏差为3.0%~8.5%(n=4),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中的检出限依次为1.2、2.0和0.9 μg/g;定量下限依次为2.3、4.3和2.3μg/g.  相似文献   
4.
朱乐群  吕靖  李晶 《运筹与管理》2016,25(3):261-266
为了在海上通道突发事件发生前给出可能的危险等级,减少海上通道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提高海上通道预警与应急管理能力,本文针对海上通道安全突发事件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历史案例分析与高维突变级数相结合的新方法。首先,通过对历史突发事件案例的统计分析,得出海上通道安全的主要风险源因素,并由此建立了海上通道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其次,将突变级数法在高维指标应用方面进行了推广,建立海上通道安全预警模型,并根据历史案例数据计算模型的预警阈值。最后,选取了实际案例对预警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对海上通道突发事件进行有效预警。  相似文献   
5.

Background  

Hydroxysafflor Yellow A (HSYA),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e ingredients of the Chinese herb Carthamus tinctorius L, i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ovascular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However, the potential protective effect of HSYA in 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I/R) injury is still unknown.  相似文献   
6.
玉米和类玉米杂交后代异染色质纽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玉米的近缘亲属摩擦禾的基因组DNA。对玉米自交系330、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及其远缘杂交孤雌生殖后代异源种质纯系540的染色体进行比较基因组原位杂交,发现上述3个供试种染色体上的异染色质纽因杂交信号极强而能被清楚地显示.与亲代相比,540中出现异染色质纽数目减少的现象.并讨论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7.
采用X射线荧光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现代检测手段对汤家墩遗址的炉壁、炉渣及炉渣中的金属颗粒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汤家墩古铜冶炼技术。结果表明:汤家墩遗址的炉壁为冶炼炉炉壁,炉渣为还原渣;根据铜颗粒中As,Ag,Sb,Bi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以计算出汤家墩遗址炼渣中的铜颗粒来自于硫化铜矿的概率高达87.87%以上,从而表明汤家墩是采用“硫化铜—铜”的冶铜工艺进行冶炼的早期青铜文化遗址。这一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枞阳地区青铜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而且对于探究枞庐地区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与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枞阳境内出土西周至战国时期青铜器和汤家墩遗址出土炼渣中的铜颗粒进行微量元素原位无损分析,以探讨枞阳县境内出土青铜器的铜矿来源。结果表明,枞阳汤家墩遗址冶炼铜金属颗粒中的Co,As,Sb,Ag和Bi等元素含量较高,其微量元素特征不同于铜陵和铜绿山的冶炼金属铜;从西周至战国时期,枞阳青铜器所用铜矿来源比较稳定,主要来自汤家墩遗址周边的枞阳县境内,有少量器物的铜矿可能来自长江以南的铜陵地区;LA-ICP-MS可用于青铜器和古铜矿冶遗址炼渣中所夹杂铜颗粒的微量元素原位无损分析,从而为利用炼渣探讨古矿冶遗址冶炼金属产品的微量元素特征奠定了基础,对探讨三代青铜器的矿料来源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Several borohydride reagents: sodium borohydride, sodium cyanoborohydride, soudium acetoxyborohydride and soudium triacetoxyborohydride were screened, respectively, for the reduction of 7-demethylsinomenine, which was an α,β-dicarbonyl compound derived from sinomenine. Highly regio-and stereo-selectivity was acquired when sodium cyanoborohydride or NaBH(OAc)3 was used. The product was structurally confirmed as 7R configuration by NMR, X-ray crystal diffraction analysis. Some preliminary discussion was also made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selective reduction.  相似文献   
10.
玉米×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后代的GISH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玉米自交系旅9与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Zea diploperennis,DP)远缘杂交,其杂种与玉米回交,回交一代(BC1)孤雌生殖,获得了具有DP性状的两个稳定株系a2-①和a2-⑥.对其中的外源渗入片段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物理定位,确定了a2-①中外源渗入片段在第1染色体长臂近束端,第2,8染色体长臂中部,以及第6染色体短臂中部.a2-⑥中外源渗入片段在第1染色体长臂近末端,第2,8染色体长臂中部.对两株系中渗入片段在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的特点,位置与抗病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携带有抗病基因的外源渗入片段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