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1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自组装方法将修饰有二茂铁基团的富T序列DNA分子(DNA-Fc)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得到了一种基于DNA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汞离子(Hg2+)传感器.当溶液中有Hg2+存在时,Hg2+可与修饰电极上DNA的T碱基发生较强的特异结合,形成T-Hg2+-T发卡结构,使DNA分子构象发生改变,其末端具有电化学活性的二茂铁基团远离电极表面,电化学响应随之发生变化.示差脉冲伏安法(DPV)结果显示:DNA末端二茂铁基团的还原峰在0.26V(vs饱和甘汞电极(SCE))附近,峰电流随溶液中Hg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Hg2+浓度范围在0.1nmol·L-1-1μmol·L-1时,电流相对变化率与Hg2+浓度的对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修饰电极对Hg2+的检测限为0.1nmol·L-1,可作为痕量Hg2+检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干扰实验也表明,该传感器对Hg2+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灵敏度.  相似文献   
2.
肾上腺素电氧化过程的快速扫描循环伏安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快速循环伏安法为主要手段,研究了肾上腺素电化学氧化反应机理.肾上腺素在1 m ol•dm-3 H2SO4中的电化学氧化反应,具有扩散控制的基本特征,并伴随着电活性质粒的 弱吸附现象.在快速电势扫描条件下,肾上腺素电氧化过程遵从EC反应机理.当肾上腺素浓度低于1.00×10-3 mol•dm-3时,吸附现象的特征趋于显现出来;在快速电势扫描速率下,电活性质粒吸附的特征更加明显.结合表面伏安法分析,估算了肾上腺素电氧化过程的传递系数α=0.264.电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s=31.81 s-1.  相似文献   
3.
4.
DNA分子中的碱基对可以长程传递电荷, DNA分子中的碱基π堆积结构为电荷的长程传递提供了良好的通道. 电荷在DNA分子中的传递受碱基序列的影响, 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构建DNA碱基错配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 寡聚酰胺能和DNA以小沟绑定方式高亲和力地结合, 并且具有序列识别功能, 本文以带有硝基官能团的寡聚酰胺分子为电化学探针, 设计了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 结果显示, 寡聚酰胺与DNA修饰电极作用后, 电化学响应显著增强, 并且可以作为检测DNA碱基错配的电化学探针分子.  相似文献   
5.
严捷  李经建  张波  蔡生民 《物理化学学报》2001,17(12):1126-1128
在不加任何电子转移促进剂的条件下,用循环伏安法(CV)和微分脉冲伏安法(DPV)观察到细胞色素C551在ITO导电玻璃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电极反应过程为准可逆性质,计算得到细胞色素C551的扩散系数、式电位和异相电子转移标准速率常数,并对其在ITO导电玻璃电极上的电子转移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用电化学的方法研究了溶液离子强度对DNA媒介电荷转移的影响, 观察到[Ru(NH3)6]3+的还原峰电势随支持电解质的浓度增加向负方向移动. 分析发现微分脉冲伏安法(DPV)的峰电势与溶液离子强度间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 以式电势(E0')作为“桥梁”, 用Debye-Hückel理论给予了解释. 在高离子强度下, 峰电势对线性关系的偏移是由于超过了Debye-Hückel理论的适用范围, 而无强电解质存在时, DNA自身堆积的强负电荷对DNA媒介电荷转移起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阳极氧化铝(AAO)模板法电化学沉积制备了Pt纳米线阵列(Pt NWs)氧还原催化剂,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化学测试对Pt纳米线阵列催化剂的形貌和电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 循环伏安法(CV)研究表明Pt纳米线阵列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大于其几何面积; 旋转圆盘电极(RDE)测试研究发现, 制备的Pt纳米线阵列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ORR)曲线的半波电势相对Pt/C的有正移, 并且Pt纳米线阵列催化剂的极限扩散电流比Pt/C大.  相似文献   
8.
周观燊  冀中华  李经建 《化学学报》2007,65(16):1539-1542
用循环伏安法(CV)测定了寡聚酰胺单体N-甲基咪唑衍生物的电化学行为, 探讨用原位紫外光谱法对电化学反应过程进行检测, 观察到随极化电势的增加在紫外光谱中出现新的吸收峰, 分析了N-甲基咪唑衍生物的还原历程.  相似文献   
9.
The ligand N2, N6-bis(2-hydroxyethyl)pyridine-2,6-dicarboxamide (L or BHPC) was synthesised by modification of 2,6-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 then used to construct the lanthanide-based mesoporous material Tb-BHPC-SBA-15.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resulting Tb-BHPC-SBA-15, lanthanide ions were chelated by the BHPC ligand and the Tb-BHPC complexes were anchored into the SBA-15 host formed by the reaction between the hydroxyl group and the active Si-OH. The mesoporous material Tb-BHPC-SBA-15 was characterised by UV, small-angle X-ray diffraction (SAXRD) patterns, 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igand and lanthanide ions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SBA-15 host and the mesoporous material Tb-BHPC-SBA-15 exhibited the characteristic luminescence of Tb3+.  相似文献   
10.
Arteannuic acid and (-)11R,13-dihydroarteannuic acid are the key intermediates in the biosynthesis of arteannuin by the leaf homogenate of Artemisia annua L., and arteannuic acid and epoxyarteannuic acid are the intermediates of arteannuin B. and epoxyarteannuic acid can not be transformed into arteannuin by the homogen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