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01篇
化学   341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1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synthesis of the title compounds has been achieved in concise, highly regiocontrolled fashion from commercially available (+)-sclareolide. In addition, we offer evidence that the structure of a newly reported natural product from Zingiber ottensii is incorrect.  相似文献   
2.
SHS等离子喷涂制备FeAl2O4-Al2O3-Fe纳米复合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SHS等离子喷涂技术,将经过机械团聚法制备的Fe2O3-Al复合粉体送入等离子焰流,沉积出厚度约为400 μm的复合涂层.利用XRD,SEM 和TEM等检测手段对涂层的成分和组织进行了分析,测定了涂层的显微硬度、断裂韧性以及耐磨性.结果表明涂层为具有纳米结构的FeAl2O4-Al2O3-Fe纳米复合组织;涂层的显微硬度为HV100g870;断裂韧性是普通Al2O3涂层的2倍;无润滑磨损的耐磨性是普通Al2O3涂层的2.5倍.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微乳液-高温法合成蓝色发光Sr2CeO4超细粉体的最佳制备条件。接着研究了最佳条件下制备的Sr2CeO4超细粉体的性能。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显示,在850 ℃、900 ℃、1 000 ℃或者更高温度下退火4 h制备的粉体的形状分别呈球状、梭状和球状,平均粒径分别在100 nm左右和1 μm以内。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分析表明,该超细粉体属于正交晶系。室温下的光致发光光谱显示,该粉体的激发光谱有3个激发峰,主峰分别位于262 nm、281 nm和341 nm,而其发射光谱只呈现出1个发射峰,主峰位于约470 nm。与高温固相制备方法相比,微乳液-高温法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制备出超细的粉体,而且它不但在262 nm处出现了一个新的激发峰,主激发峰和发射峰的位置也分别蓝移了大约30 nm和12 nm。  相似文献   
4.
[Co(amp)2Cl2]2[ZnCl4]体系中两对称异构体的2D NMR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he two symmetrical isomers in [Co(amp)2Cl2]2[ZnCl4](amp=2-(Aminomethyl)pyridine) system were syn-thesized by general oxidation method and were separated by chromatography and recrystallization method. Their configurations were assigned by using 2D NMR techniques, particularly the NOESY NMR spectra. Solvent used was Me2SO-d6 with the central peak of the CD3 septet as the reference ( 13C,δ 39.37; 1H,δ 2.49 relative to SiMe4). Cation exchange media used was Dowex 50Wx 2(H+ form, 200~400mesh; Biorad).  相似文献   
5.
林建新  郑勇  郑瑛  魏可镁 《无机化学学报》2006,22(10):1778-1782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蔗糖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草酸为TEOS水解的催化剂,制备均相碳化硅前驱体,在氩气氛和高温条件下(1 350~1 600 ℃)将碳化硅先驱体进行碳热还原,制备出高比表面积的SiC。考察了水/TEOS物质的量的比、碳/硅物质的量的比及镍盐等因素对碳化硅比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water/nTEOS=7.5,nC/nSi=4时,适宜的镍催化剂(nNi/nTEOS=0.005),凝胶形成的时间最短,镍盐的加入可使碳热还原温度降低200 ℃。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配位聚合物[Co2(HBTC)2(H2O)6]·C4H10N2·2H2O}n(H3BTC为1,3,5-均苯三羧酸,C4H10N2为哌嗪),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表征,并用TGA研究了该配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05437(9)nm,b=1.05485(9)nm,c=0.71482(5)nm,α=102.4623(28)°,β=91.3500(42)°,γ=111.0186(29)°,V=0.72018(10)nm3,Mr=764.37,Dc=1.762g·cm-3,Z=1,μ(MoKα)=1.25mm-1,F(000)=394,R=0.0307,wR=0.0815.晶体的基本构建单元中包含2个Co()中心、2个配位的HBTC分子和6个配位的水分子.基本构建单元通过相互链接形成具有“Z”型结构的一维配位聚合链,链间通过两种不同的氢键(O—H…O和N—H…O)相互作用,进而形成具有三维骨架结构的微孔晶体,微孔大小为0.71nm×0.82nm.荧光光谱表明,常温下用λex=312nm的光激发后,配位聚合物在329nm处出现强烈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7.
Selective, high yield partial fluorination of p-bis-(trichloromethyl)benzene to p-bis-(chlorodifluoromethyl)benzene has been accomplished by warming a slurry of the p-bis-(trichloromethyl)benzene in anhydrous HF which also contains a small quantity of inert solvent, such as 1,2-dichloroethane.  相似文献   
8.
A new triterpenoid saponin with novel sugar moiety (1), a new trisaccharide derivative (2), as well as a known monosaccharide derivative (3), were isolated from the dried stem of Epigyhum aurilum. The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1 and 2 were determined by MS and NMR spectram analyses.  相似文献   
9.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0.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