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化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建立了测定土壤中典型微囊藻毒素(MC-LR,MC-RR和MC-YR)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分析方法。土样采用0.01 mol/L EDTA-Na4P2O7溶液涡旋提取,提取液经Sep-Pak C18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模式采集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MC-LR,MC-RR和MC-YR的检出限量分别为0.25,0.25和0.50μg/kg,回收率分别为72.6%~97.4%,54.9%~62.8%和69.0%~90.7%;相对标准偏差为4.3%~16.9%。应用此方法检测云南滇池周边部分农田土壤中样品,检出微囊藻毒素,含量范围为1.43~21.29μg/kg。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超声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3种典型季胺盐化合物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胺(DTAC)、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胺(DDAC)的分析方法。采用电子轰击(EI)-选择离子检测(SIM)进行定量分析,特征离子为m/z 58,212。考察了萃取剂种类、辅助萃取剂直链烷基苯磺酸(LAS)浓度、萃取剂pH值(0.5~7.0)、萃取次数(1,2,3)以及净化柱成分对萃取效率的影响。最佳萃取条件为,以甲醇为萃取剂,以HCl调至pH 3.5,LAS浓度为40μg/L,超声萃取2次,每次10 mL甲醇,20 min,萃取液采用中性氧化铝柱净化。3种目标化合物的线性范围在0.02~2.0 mg/L之间;方法检出限为1.2~4.5μg/kg。以此方法测定南方某矿区尾矿渣及周边水稻土、赤红壤等样品,目标化合物的含量在0.24~0.41 mg/kg之间,不同加标水平(0.2,0.5和1.0 mg/kg)回收率在76%~11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1%~12.9%之间。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蔬菜中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ESI-MS/MS)分析方法。每克蔬菜样品(干重)以15 mL乙腈-HCl(125∶8,V/V)进行振荡-超声提取3次,用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富集,以6 mL 1%酸化乙腈进行洗脱,用N2进行吹脱,最后用初始流动相进行定容。以0.1%甲酸-乙腈溶液和0.1%甲酸溶液作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方式进行UPLC-ESI-MS/MS检测。蔬菜中4种喹诺酮类化合物不同浓度加标回收率为61%~9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个别除外);检出限为0.021~0.092μg/kg;定量限为0.065~0.312μg/kg。本方法能够满足实际蔬菜样品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4.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3种季胺盐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测定水中3种典型季胺盐化合物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的分析方法。采用电子轰击(EI)-选择离子模式(SIM)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DTAC和CTAB的特征离子为m/z 58,DDAC的特征离子为m/z 212。考察了萃取剂种类、萃取次数、pH值以及盐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以HCl及30%NaCl溶液调节水样pH值为1.5及盐度为3%,以5 mL三氯甲烷萃取2次,3种目标化合物的线性范围在0.01~2.0 mg/L之间,检出限LOD(S/N=3)为2.5~8.5μg/L。以此方法测定自来水、湖水、河水、选矿废水样品,3种目标化合物的含量在0.06~2.45 mg/L之间,不同加标水平(0.2,0.5和1.0 mg/L)回收率在65%~11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8%~23.0%之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