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10篇
物理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室温下,通过双核配合物[Cu(dppm)(NO3)]2(dppm=双二苯基膦甲烷)与四苯基硼钠在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中反应制备了三核铜(I)配合物[Cu3(dppm)3(NO3)(OH)](NO3),经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核磁和ES-MS等现代分析手段表征了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一步研究了配合物在室温下的荧光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2.
铜配合物具有多变的配位结构,可活化小分子,可用于氧转移、氧化加成、新陈代谢、均相催化等许多领域。还可以用作金属酶的化学模拟和配合物结构及反应性能研究方面[1-3]。本文以2,3 二羧酸 吡啶为辅助配体及[(PPh3)2Cu(BH4)]作为起始原料,室温下,通过取代反应合成了单核铜(Ⅰ)配合物[(PPh3)2Cu(C7H4NO4)],经元素分析、电导、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及单晶XRD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1 实验部分1 1 仪器和试剂意大利ERBA 1106元素分析仪,JA96 970等离子光谱仪,Nicolet170SX分析仪(CsI压片),AV 300Bruker分析仪(CDCl3溶剂,8…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市售芦丁为原料,在吡啶中经醋酸酐酰化后再水解得外标含量为99.7%的高纯度芦丁;然后以此高纯度芦丁为原料,以3代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为催化剂,在甲醇中经环氧乙烷羟乙基化反应,精制后得高含量曲克芦丁。本文系统研究了以高纯度芦丁为原料,反应温度、时间和压强对曲克芦丁合成的影响。实验表明,芦丁经酰化后再水解可得到纯度为99.7%的高纯度芦丁,在高压釜内,压强0.2MPa、温度80℃条件下反应5 h,得到的粗品曲克芦丁只需简单纯化便可得到外标纯度大于98.5%的曲克芦丁。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三苯基膦铜(Ⅰ)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包括三苯基膦铜(Ⅰ)配合物的四种合成方法:置换法、还原法、电化学法和直接加成法,以及单核、双核、多核和异核铜(Ⅰ)配合物的结构特征.参考文献36篇.  相似文献   
5.
以芴为原料,苄基三甲基三溴化铵为溴化试剂,室温下在甲醇和二氯甲烷中溴化得到2-溴芴,然后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在叔丁醇钾作用下与碘甲烷反应合成9,9-二甲基-2-溴芴,最后与4-联苯胺通过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9,9-二甲基-2-(N-联苯基)氨基芴,总收率为56.0%~62.4%。通过1HNMR、13CNMR、MS、IR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6.
三苯基膦铜(I)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三苯基膦铜(I)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包括三苯基膦铜(I)配合物的四种合成方法:置换法、还原法、电化学法和直接加成法,以及单核、双核、多核和异核铜(I)配合物的结构特征。参考文献36篇。  相似文献   
7.
室温下,通过双核配合物[Cu(dppm)(NO3)]2 (dppm=双二苯基膦甲烷)与四苯基硼钠在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中反应制备了三核铜(Ⅰ)配合物[Cu3(dppm)3(NO3)(OH)](NO3),经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核磁和ES-MS等现代分析手段表征了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一步研究了配合物在室温下的荧光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步法对5-溴-2-羟基苯甲醇中的不对称羟基进行了选择性保护.以2,3-二氢吡喃和氯甲醚为保护基,经两步反应得5-溴-2-甲醚氧基苯甲-2-(四氢吡喃)醚,其结构经1H NMR, 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9.
以3-溴噻吩为原料,通过格氏试剂卤锂交换,在过渡金属催化下双环侨联、烷基取代,合成一种液态状双烷基-二噻吩衍生物材料,正丁基锂与三溴噻吩投料比为2:1时收率最高,达80%以上。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光线发射、吸收及理论计算做了系统性研究,循环伏安(CV)实验对分子内电荷转移情况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双烷基噻吩衍生物的紫外吸收与3,3-双噻吩相比表现出较宽的光谱吸收范围优势,荧光光学能隙值及量子产率均优于3,3-双噻吩,推测衍生物中噻吩邻位增加的烷基侧链作为有效供电子基团,与主环体的Π电子体系共轭发生了明显的电子离域现象,使得双烷基噻吩衍生物具有较好的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发射响应。双烷基噻吩衍生物在不同非质子溶剂中出现随溶剂极性增大发生的吸收及发射波长红移现象,推测化合物分子与不同极性溶剂产生了相互作用,且在特定光源激发后分子内平面共轭结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偶极矩变化。最后利用伏安特性曲线验证了双烷基噻吩衍生物良好的光反应活性和导电优势,为光电材料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reducing reaction between the bis(diphenylphosphino)butane (dppb) ligand and the compound [Cu(tfac)2] (tfac=2-thenoyltrifluoroacetone) gave luminescent copper(Ⅰ) complex [Cu(dppb)(tfac)]2. They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physico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lex shows that 2-thenoyltrifluoroacetone behaves as chelating ligand and dppb coordinates as bridging bidentate ligand to Cu(Ⅰ) atoms in the newly prepared copper(Ⅰ) complex. The crystal is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n, with cell parameters a= 1.031 0(2) nm, b= 1.8730(4) nm, c= 1.7630(4) nm, β = 95.10(3)°, Z = 4, V= 3.391 0(12) nm3, R= 0.060 3, wR= 0.1434. CCDC: 2283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