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6篇
化学   3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影像科学与技术学会(1S&T)的46届年会已于1993年5月9日至14日在美国东部沿海城市波斯顿召开。此年会现已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会议。本届会议云集世界各地从事影像科学与技术方面研究的科学家和专家约300人,征集到的论文有200余篇。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明胶层中油溶性成色剂油珠的偶合反应动力学。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比较证明:在明胶层中油溶性成色剂(C-1)油珠与彩色显影剂CD-4的氧化产物的偶合反应主要是发生在油珠-明胶水溶液的界面上。偶合反应速度与油珠大小、比速率常数、成色剂在油相中的浓度以及QDI的扩散系数有关。并且得到C-1成色剂油珠的比速率常数、CD-4氧化产物的扩散系数以及QDI和生成的染料在明胶层中的时空分布。同时观察到温度对偶合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两个数值模型,分别描述明胶层中的反应物的纯扩散和扩散伴随一般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用这些模型可以给出反应物在明胶层中不同时间下的空间分布。比之通常的分析解法,计算机化的数值模型更易求解,而且更具有解决复杂动力学过程的能力。为了验证这些数值模型的适用性,还同时与相应的分析解法作了对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连续流动装置,结合数学模型方法,测定了油溶性成色剂分别分散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N,N-二乙基十二烷基酰胺(DEDA)和磷酸三丁酯(TBP)三种溶剂中的油珠在明胶层中分别与彩色显影剂CD-2、CD-3、CD-4和CD-6的氧化产物QDI2、QDI3、QDI4、QDI6进行偶合反应的比速率常数,研究溶剂对油珠分散状成色剂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对偶合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KDBP>KTBP≥KDEDA.对同一种成色剂而言,它分别与QDI2、QDI3、QDI4和QDI6进行偶合反应的比速率常数值可以表征各种显影剂氧化产物的活性。结果还表明,QDI2、QDI3、QDI4和QDI6的活性顺序随着成色剂溶剂的不同而不同。本文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从有组织介质中的反应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在曝光前后用苯并三氮唑溶液对未增感的和硫增感的立方体溴化银乳剂涂层的处理方法,考察了苯并三氮唑在溴化银成像过程的两个阶段:曝光潜影的形成阶段和潜影中心得以放大的显影阶段的作用.有意义地发现苯并三氮唑对硫增感溴化银乳剂有明显的过增感效应.实验结果表明:1)对于未增感的立方体溴化银乳剂涂层,在曝光前吸附了苯并三氮唑后会抑制潜影的形成,但曝光后吸附了苯并三氮唑对显影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2)对于硫增感的立方体溴化银乳剂涂层,曝光前用苯并三氮唑溶液处理后,产生显著的过增感效应,相对感光度可提高4倍左右,在曝光后用苯并三氮唑溶液处理,随着苯并三氮唑浓度的增加对显影也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3)对于硫增感的溴化银涂层,先经过388 mV的氧化还原缓冲液处理,再经苯并三氮唑溶液处理过的样片的感光度都要较未经缓冲液处理的提高4倍左右,这说明苯并三氮唑对硫增感乳剂产生的过增感效应只与硫敏化中心内(Ag2S)n的存在有关,与(Ag)m是否存在无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定电位范围内的氧化还原缓冲液处理单分散立方溴化银乳剂颗粒表面上的硫敏化中心和由曝光生成的潜影中心,考察银原子簇的漂白和再生后的曝光响应曲线.实验结果再一次确认硫敏化中心中存在的银原子簇对硫敏化起重要作用,而且敏化效果也与银原子簇的含量有关.为此,提出硫敏化中心是由硫化银簇与银簇组成,它们在潜影形成的过程中各起不同的作用,但都有利于提高潜影的生成效率,因而共同产生敏化效应.  相似文献   
7.
采用对核颗粒进行还原掺杂和将其包壳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DMAB用量、内部有还原敏化中心(Ag2)的AgBr核壳乳剂.这些乳剂表现出明显的增感效应.当这些乳剂分别进行表面硫、金和硫加金增感后,一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感效应;另一方面又随DMAB用量的提高,灰雾明显增长,特别是在金增感和硫加金增感的情况下.此外实验结果还证明,提高核乳剂的包壳速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核壳乳剂的灰雾.  相似文献   
8.
根据信息论在照相科学中的应用,可以把照相过程看作为传递信息的过程,而感光材料就是一种检测信息和记录信息的介质。近年,随着感光材料在科学摄影方面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感光材料的检测能力愈来愈关心。在60年代初,Marchant和Millikan将检测量子效率(DOE)和信噪比(SNR)的概念应  相似文献   
9.
梨果及土壤中亚胺唑及其代谢物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杀菌剂亚胺唑及其代谢物IBC-01在梨果实及土壤样品内的提取、净化方法以及气相色谱的分析测定方法。保留时间:亚胺唑为38.36min,IBC-01为17.01min。变异系数:亚胺唑为0.45%~15.53%,IBC-01为3.03%~9.52%。回收率:亚胺唑为88.28%~98.5%,IBC-01为84.98%~98.13%。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量和计算彩色单层片中成色剂的照相活性、偶合效率以及漂白前银密度等参数,研究了在分散四当量成色剂青(Ⅰ)时掺入金属离子Mg2+、Zn2+、Fe3+和Cu2+对彩色青单层片的成像过程中各个化学反应的影响。本实验的结果表明,成色剂中加入的金属离子Cu2+和Fe3+对成像过程的初始反应中的Ag影像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但它们能促进偶合过程中青(Ⅰ)与显影剂氧化产物作用所生成的隐色体转变成染料的速率。Mg2+和Zn2+的加入主要是对偶合过程中青(Ⅰ)的偶合效率产生不利的影响。上述原因的综合影响,最终降低了彩色单层片的感光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