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羟基乙酸(GA)和1,10-邻菲咯啉(phen)作为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元单核钴(II)配合物,Co(GA)2(phen)·2H2O。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法对该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8.122(3)nm,b=24.214(7)nm,c=9.085(3)nm,α=105.290(14)°,β=109.843(5)°,γ=90.00°,晶胞体积:V=680.7(9)nm3,晶胞内结构分子数Z=4,最终的偏差因子:R1,wR2分别为0.0463,0.1294[I2σ(I)]。中心钴离子分别与两个羟基乙酸及一个邻菲咯啉配体配位,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配位几何构型。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该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通过经典的嵌插方式与DNA结合,二者的结合常数Kb为3.8×104L·mol-1。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进一步表明,在过氧化氢(H2O2)的存在条件下,配合物能对质粒体超螺旋DNA产生切割作用,具有化学核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溶液法合成了3种钴乙醇酸配合物,并对配合物cis-[Co2(Hgly)4(2,2’-bpy)2](Hgly=glycolicacid,2,2’-bpy=2,2’-bipyridine)(3)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a=1.0037(3)nm,b=2.0226(5)nm,c=1.6601(4)nm,β=119.942(13)°,V=2.9203(13)nm3。利用荧光光谱法分别研究了室温下这3种配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结果,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配合物23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强度的变化,确定了配合物23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淬灭方式均为静态淬灭;同时分析了这两种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时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以及热力学函数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讨论了这两种配合物分别与BSA相互作用时的作用力类型。综合以上结果表明:当分别含有邻菲咯啉和2,2’-联吡啶配体的配合物与BSA相混合时,它们都能与BSA相互作用,且主要的作用力都是氢键和范德华力,但它们对蛋白质中色氨酸的构象或其周围环境的影响却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合成和表征了系列乳酸钴配合物,测定二水二乳酸钴配合物的结构,配合物中乳酸的羟基和羧基配位键平均键长分别为0.206 0(2)nm和0.206 8(2)nm。当[Co(Hlact)2(H2O)2](2)或[Co(Hlact)2(phen)].2H2O(4)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Bovine SerumAlbumin)相互作用后,红外光谱显示乳酸或邻菲咯啉的特征吸收消失,钴离子与BSA出现新的配位,初步推定乳酸或邻菲咯啉配体被BSA中的强配体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利用溶液法合成了3种钴乙醇酸配合物,并对配合物cis-[Co2(Hgly)4(2,2′-bpy)2](Hgly=glycolic acid,2,2′-bpy=2,2′-bipyridine)(3)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a=1.003 7(3)nm,b=2.022 6(5)nm,c=1.660 1(4)nm,β=119.942(13)°,V=2.920 3(13)nm3。利用荧光光谱法分别研究了室温下这3种配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结果,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配合物2和3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强度的变化,确定了配合物2和3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淬灭方式均为静态淬灭;同时分析了这两种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时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以及热力学函数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讨论了这两种配合物分别与BSA相互作用时的作用力类型。综合以上结果表明:当分别含有邻菲咯啉和2,2′-联吡啶配体的配合物与BSA相混合时,它们都能与BSA相互作用,且主要的作用力都是氢键和范德华力,但它们对蛋白质中色氨酸的构象或其周围环境的影响却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光度法测定食物中淀粉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CaCl2-HOAc提取法提取样品中淀粉,探讨了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的最优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pH3.0~3.2介质中,标准可溶性淀粉溶液浓度C0与标准样品淀粉溶液浓度Cs的关系为:Cs=1.5145 C0+0.008。并对不同食物样品进行淀粉含量测定,回收率为95.0%~99.0%之间。  相似文献   
6.
利用溶液法合成了配合物[Ni(Hlact)2(phen)]·2H2O(1),并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配合物1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强度的变化,计算在不同温度下,配合物1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以及热力学函数,进一步讨论了配合物1与BSA相互作用的作用力类型和两者之间的距离。结果表明,配合物1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过程,它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有一个位点,结合常数的平均值5.06×105 L·mol-1,作用距离为2.35 nm,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氢键和范德华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溶液法合成了邻菲啰啉(phen)和氨三乙酸(H3nta)钴配合物Co(phen)2Cl2(1), Na[Co(nta)]·H2O(2), [Co(phen)2(H2O)2][Co(nta)(phen)]2·12H2O(3), 对配合物3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 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a=1.2448(2) nm, b=1.5898(3) nm, c=1.7412(3) nm, α=91.746(3)°, β=97.807(3)°, γ=103.745(3)°, V=3.309(1) nm3.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室温下这3种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 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这3种配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强度变化, 确定配合物1和3对BSA的荧光猝灭方式均为静态猝灭; 分析了配合物1和3与BSA相互作用时的结合常数、 结合位点数以及热力学函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讨论了这2种配合物分别与BSA相互作用时的作用位点、 作用力的类型以及两者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利用溶液法合成了配合物[Ni(Hlact)2(phen)]·2H2O(1),并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配合物1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时的荧光强度的变化,计算了在不同温度下,配合物1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以及热力学函数,并进一步讨论了配合物1与BSA相互作用时的作用力类型和两者之间的距离。结果表明,配合物1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过程,它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有一个位点,结合常数的平均值5.06×105L·mol-1,作用距离为2.35 nm,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氢键和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9.
从纳米尺度实现分子的逻辑计算与应用是电子微处理器实现小型化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1,3-丙二胺缩二水杨醛SALPHENH_(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上位点Ⅱ发生相互作用而制备了一种荧光探针复合物BSA@SALPHENH_(2)。实验结果表明,在280 nm激发且Zn^(2+)存在下,BSA@SALPHENH_(2)基于杂化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与电子交换能量转移而在350 nm以及426 nm处产生了2个荧光发射峰,然后利用不同的离子作为输入信号对其进行调控,设计了1个半减器和1个含有1个或门(OR gate)、1个与非门(NAND gate)、2个非门(NOT gate)及3个与门(AND gate)的二进制分子逻辑电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牛血清白蛋白与邻苯二胺缩二5-氟水杨醛这两种荧光化合物组合的方式设计了一种荧光探针,并采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及分子对接等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邻苯二胺缩二5-氟水杨醛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可以形成稳态复合物,在形成过程中氢键及范德华力起主导作用,且邻苯二胺缩二5-氟水杨醛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构象会产生影响。此外,在280nm激发下,邻苯二胺缩二5-氟水杨醛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可以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而在350nm及460nm处产生两个荧光发射峰。基于该特征,文章以牛血清白蛋白@邻苯二胺缩二5-氟水杨醛作为分子基逻辑材料,通过不同的金属离子对两个荧光发射峰进行调节,从而成功地构建出三个不同的分子逻辑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