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合成了具有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性质的三重态光敏剂分子BDP, 研究了其稳态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荧光寿命、 飞秒/纳秒瞬态吸收光谱及诱导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等性质, 发现强极性溶剂对BDP分子的溶剂化效应降低了其ICT态和第一激发三重态(T1态)的能量, 从而降低了BDP分子单线态氧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李明乐  彭孝军 《化学学报》2016,74(12):959-968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癌症治疗方式的新型疗法,近些年来受到了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凭借着自身创伤性小,毒性低微,适用性好,可协同手术治疗以及可重复治疗等独特优势,在许多肿瘤的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概述了光动力疗法的原理以及光敏剂的发展历程,并对理想光敏剂的特点作了总结.目前,以酞菁类化合物为主的第三代光敏剂已经成为光动力疗法的研究热点,然而如何提高光敏剂分子的靶向性达到精准的光动力治疗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靶向性酞菁类光敏剂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光敏剂的重点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从目前来看,如何克服癌症低氧微环境的限制,发展Type I型不依赖氧的体系以及光穿透力强的靶向光敏剂在光动力治疗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潜质,有望成为新一代十分优良的光动力疗法用光敏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