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7篇
物理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研究了Ni/聚合物衍生碳(Ni/PDC)催化甲醇气相羰基化过程的动力学行为.Langmuir-Hinshelwood反应机制用于建立动力学数学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导出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以及反应速率与碘甲烷、一氧化碳和甲醇等反应物分压之间的数学关系.这些关系得到了实验数据的证实.反应速率对反应温度的依赖性以Arrhenius曲线给出,升高反应温度会导致反应控制机制从动力学控制模式转化为扩散控制模式,同时反应的有效速率表达式和表观活化能都有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4-N,N二甲基胺基吡啶和多金属氧酸负离子形成的复合载体稳定金纳米颗粒,制得金纳米簇-多金属氧酸盐的复合物.复合物的组成以及金纳米颗粒的分布状态由XPS和TEM表征.利用多金属氧酸和金纳米颗粒的相互协助作用,使得这类复合物是一种优异的低温选择性氧化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对催化烯烃-CO完全交替共聚反应活性及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IR和XPS实验结果表明,5-硝基-1,10-菲咯啉的钯配合物催化苯乙烯-CO共聚的高活性与其结构的不对称性有关; 揭示了廉价的Cu金属双膦螯合物作为新型乙烯-CO交替共聚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探讨了配合物结构对烯烃-CO共聚反应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通过IR,1H NMR和13C NMR确认了所得交替共聚物聚酮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氢对气相甲醇羰基化催化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波  邹瑾  袁国卿 《催化学报》2003,24(7):539-542
 主要讨论了氢对甲醇气相羰基化催化体系的影响.采用多孔碳化聚偏二氯乙烯小球负载金属镍催化体系,在不同进气条件下进行甲醇羰基化反应,得到不同氢含量时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数据,以及氢对催化体系的微扰数据,并对催化剂的表面形态用SEM进行了表征,以评价氢的影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氢对气相甲醇羰基化催化体系的影响,认为适量存在的氢对长时间保持催化剂活性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5.
多相高分子镍配合物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备了2-乙烯基吡啶/丙烯酸乙二醇酯交联球型共聚物为配体,与氯化镍形成的高分子镍配合物.该配合物比表面积为70~85 m2/g,在反应介质中具有较好的溶胀性.在对配合物进行表征的基础上,对该催化剂催化甲醇羰基化制备醋酸的性能与反应条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具有较好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李峰波  邹瑾  袁国卿 《催化学报》2003,24(4):239-240
 制备和测试一种全新的甲醇气相羰基化催化剂。催化剂的活性金属为Ni, La为第二组分,本身无催化羰基化活性,采用一种我们自行开发的新型碳分子筛为载体。在制备过程中,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负载路线,即:以Ni-La双核配合物为金属微晶的前体,使得Ni-La按确定的原子比混合,由此得到全新Ni-La羰基化催化剂。La有很强的助催化作用,与未添加La的Ni催化剂相比,Ni-La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碳化由偏氯乙烯和丙烯腈悬浮共聚得到的前体,制得碳氮复合材料,将其负载金属镍后即得气相甲醇羰基化反应的催化剂。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氮气吸附、XPS、电子探针(EPMA)等方法对该材料及由其制得的催化剂进行表征,证明该催化剂中的镍呈高度分散的纳米粒子状态。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对该催化剂进行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较低金属镍负载量及较温和的条件下即可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该催化剂的最佳镍负载量为1.5%左右。  相似文献   
8.
王莹  宗丰德  李峰波 《中国物理 B》2013,22(3):30315-030315
We predict three-dimensional vortex solitons in a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under a complex potential which is the combination of a two-dimensional parabolic trap along the transverse radial direction and a one-dimensional optical-lattice potential along the z axis direction. The vortex solitons are built in the form of layer-chain structure made up of several fundamental vortices along the optical-lattice direction, which were not reported before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By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 energy density functional method with the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we find three-dimensional vortex solitons with topological charge χ=1, χ=2, and χ=3. Moreover, the macroscopic quantum tunneling and the chirp phenomena of the vortex solitons are shown in the evolution. Thereinto,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croscopic quantum tunneling provides a possibility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quantum tunneling in experiment. Specifically, we manipulate the vortex solitons along the optical lattice direction successfully. The stability limits for dragging the vortex solitons from an initial fixed position to a prescribed location are further pursue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