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化学   3篇
数学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测量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膜在电解质中的电位时,金属/氧化膜/电解质/参比电极构成了多电极体系,其中包括3个电池,由3个电池之间的关系、电池过程中所有的电化学反应、电荷传输步骤和化学反应步骤,导出电位的普遍适用的公式: E=Ea0+sum from s=1 to 3|ηt,s|-1/(ne)v7ΔG7, E=Ec0-sum from s=4 to 6|ηt,s|+1/(ne)v8ΔG8.当金属/氧化膜/电解质电池受到不同的步骤控制时,可以得到不同的简化公式.  相似文献   
2.
从位错和能量的观点出发,分析了畸变原子和普通原子间的能量差别,结果表明:位错原子的电动势比普通原子的电动势高出大约2.1V,溶解速率是普通原子的1017倍。提出了金属裸表面溶解的模型。理论计算得到了裸体表面溶解电流和位错密度的关系。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快速划破装置测试了不同应力应变状态下321不锈钢单晶体在3.5%MgCl2水溶液中裸体表面溶解电流。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化学镀Ni-P合金在CO2溶液中的腐蚀磨损行为。结果表明,CO2浓度增大,载荷增加,滑动速度增加,化学镀Ni-P合金的腐蚀磨损速率增大、自腐蚀电位负移;CO2浓度增大,载荷减小,滑动速度降低,化学镀Ni-P合金的摩擦系数增大。同样条件下,化学镀Ni-P合金比G105钢具有更高的耐腐蚀磨损性。  相似文献   
4.
离子注入Y对Fe3Al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简称MEVVA)方法在Fe3Al表面离子注入Y。在1000℃空气中的氧化实验表明,Fe3Al经离子注入Y后,初期氧化速率略有升高,但稳态氧化速率大大降低,氧化膜的塑性和粘附性大大提高,抗氧化性能明显改善。其原因在于注入的Y+在氧化过程中优先氧化,阻碍金属离子向外扩散,促进氧向内传输,改变了氧化膜的形成和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电沉积热解方法在Fe3Al表面制得Y2O3薄膜。对有、无薄膜Fe3Al试样在900℃空气中非等周期循环氧化,发现表面施加Y2O3薄膜能够显著改善氧化膜的塑性和粘附性,提高Fe3Al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6.
用快速划破技术研究了321不锈钢单晶体在3.5%MgCl2水溶液中裸体表面上氧化膜的形成过程。裸体表面上首先形成一价金属物吸附层,它使腐蚀电流瞬时降低到接近钝态电流,但吸附层是不稳定的过渡物,很快又转变为氧化物。形成吸附层约为2.5 ms,吸附层转变为氧化膜约为3 ms。形成吸附层的动力学规律为i1(t)=I°exp(-at),氧化膜生长过程的动力学规律为i2(t)=J°exp(-bt)。氧化膜生长服从高电场下离子导通规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