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化学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杨建华  曹佳弟 《电化学》1996,2(2):209-213
研究了新型的钠硫电池钠极钠芯结构和硫极预制结构对电池性能影响.实验表明,钠极的钠芯结构不仅能改善电池放电性能,而且有利提高电池的比能量和安全性;内衬氧化铝纤维的硫极预制结构能缓和界面极化,改善电池充电性能.改进电极结构后的钠硫电池也有利于电池向商品化,实用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汞法制碱流程中,需要使汞阴极表面层保持较低的钠浓度,以降低氢在汞齐中的超电压,提高电解效率。在汞法制碱中钠汞齐的浓度分析多数仍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此法既不能连续控制生产,且操作耗时多,汞易流失,造成环境污染。多晶钠β-氧化铝(Na_2O·9—11Al_2O_3)陶瓷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钠离子  相似文献   
3.
中温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延法制备Ni/YSZ阳极支撑体 YSZ电解质复合膜素坯.经等静压,共烧结而得到的复合膜,其YSZ电解质层的厚度在1530μm之间,面积大于100cm2.再将由柠檬酸盐法合成的Ce0.8Sm0.2O1.9(CSO)和固相法合成的La0.6Sr0.4CoO3(LSCO)相继沉积到YSZ膜上形成有CSO中间层的复合阴极,从而构成Ni/YSZ/CSO/LSCO的中温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单体)电池,其中Ni/YSZ为阳极,CSO是中间层,LSCO为阴极.以H2作燃料气,O2为氧化气,850℃下,该单电池开路电压达1.1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0.2W/cm2.本文还对该单电池复数阻抗谱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应用双层流延法制备Ni-ScSZ阳极支撑体-ScSZ电解质复合膜素坯,经共烧结得到复合膜.以硝酸铈和硝酸钆为原料,柠檬酸作燃料,由燃烧合成法制备Gd0.2Ce0.8O2(GDC)包覆的Ni-ScSZ阳极.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显微镜(TEM和SEM)分析显示,Ni-ScSZ阳极颗粒表面的包覆层是由直径小于100 nm的GDC微粒构成,并与Ni-ScSZ阳极颗粒紧密烧结在一起.实验表明,2.0%(by mass)GDC包覆的Ni-ScSZ阳极具有较佳的性能,以其组装的单电池在850℃用H2或CH4作燃料的最大功率密度分别是825和848 mW/cm2,而由无包覆的Ni-ScSZ作阳极的单电池,功率密度分别是584和586 mW/cm2.由两种阳极材料组装的单电池,分别在700℃于CH4气氛下作长时间发电实验,发现2.0%(by mass)GDC包覆的Ni-ScSZ阳极比Ni-ScSZ阳极具有较好的抗碳沉积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