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4篇
物理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实施茶叶中甲氰菊酯测定能力验证计划,对不同的结果评价方式进行对比。制备含甲氰菊酯的茶叶样品,经均匀性和稳定性考察合格后用于能力验证。以专家实验室结果平均值作为指定值,由再现性标准差和重复性标准差求计算出能力评定标准差,评价参加者能力。用稳健算法、经验模型法确定统计评价量,与本法测定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显示,5家专家实验室提供了呈现正态分布且等精度的结果,评价结果的满意率为88.7%。与其它评定方式相比,本法给出的满意结果区间较为严格,能够反映检验机构应达到的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鸡蛋中氟虫腈砜能力验证样品进行单元内均匀性和单元间均匀性评价。对能力验证涉及的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按照预设的模型,在单元内和单元间取样检测。使用单元内子样结果均方差和方法重复性均方差构建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完成了单元内均匀性评价。对单元间和单元内均匀性评价的方差分析模型中组间和组内方差的来源及代表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鸡蛋中氟虫腈砜样品的单元内均匀性和单元间均匀性满足要求。开展单元内均匀性评价有利于掌握能力验证方法性能,确认检测最小取样量,识别不均匀性来源,增加单元间均匀性评价的可靠性。建立的单元内均匀性评价模型克服了标准模型中多次转化测量数据难以获得的问题,可在各类能力验证项目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比较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利用二维电泳(2DE)分离正常与梗死心肌组织的蛋白, 得到不同条件下的蛋白质组图谱. 在pH 5~8范围下采用银染方法通常可以检测出超过800个蛋白点. 对比正常心肌组织, 梗死组织31个蛋白表达上调, 18个蛋白表达下调. 我们选择其中具有显著性变化的18个蛋白进行质谱分析, 并通过数据库检索, 成功鉴定了其中的8个蛋白. 其中, Hsp27, HspB6, 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阿朴脂蛋白A-I,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标志物, 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药物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4.
从蛋白质组学角度分析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过程中蛋白表达情况, 采用二维电泳分离蛋白, 用PDQuest软件分析蛋白表达差异, 并采用质谱(MALDI-TOF-MS)进行鉴定, 得到了54个蛋白点, 对蛋白的生物功能分析表明, 部分蛋白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参与了MSCs的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基于紫外SO2相机成像探测技术的工作机理,结合紫外辐射传输理论提出了SO2相机的自定标理论。简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3种定标(标准泡定标、DOAS定标和光谱定标)方法,并通过分析传统定标方法的局限性,阐述了自定标方法相对于传统定标方法的优势。实验结果表明,自定标法拟合的定标曲线斜率较传统方法所得定标曲线斜率相差约1.4%,平均相对误差约6%,满足测量精度要求。自定标方法具有准确、简便、实用的技术优点,在移动污染源的紫外成像遥感监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