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前驱体制备了新型聚合物多孔涂层毛细管开管(PLOT)柱固定相。通过优化聚合反应时间、致孔剂比例及交联剂比例获得了色谱性能良好的PLOT柱,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毛细管柱内的多孔涂层厚度适中且均匀。在毛细管电色谱模式下,PLOT柱以反相色谱分离机理有效分离了中性、酸性和碱性小分子。人血清白蛋白(HSA)共价结合的蛋白亲和PLOT柱对5对手性对映体实现了较好的分离,且其分离度远高于HSA修饰的单层聚合物毛细管开管柱。PLOT柱分离烷基苯的日内、日间和柱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7%、4.8%和7.8%。  相似文献   
2.
王伟  周晓娟  季一兵  相秉仁 《分析化学》2013,(10):1566-1570
利用毛细管电泳和分子模拟对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在莫达非尼手性拆分中的立体选择性差异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环糊精浓度和温度对对映体手性拆分的影响。在15~35℃温度范围内,考察了对映体的保留和分离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手性分离变差,并以lnα对1/T作图,得到的Van’t Hoff曲线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5)。热力学结果表明,此手性拆分过程为焓控过程。在5~50 mmol/L范围内,考察了SBE-β-CD浓度对分离的影响,采用双倒数法求得莫达非尼S-和R-对映体与SBE-β-CD的结合常数分别为58.0和70.6 L/mol。分子模拟实验以Gold对接完成,结果表明,莫达非尼R-对映体相比S-对映体与SBE-β-CD结合更稳定,且两对映体与SBE-β-CD结合的差异主要来源与氢键贡献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以牛血清白蛋白功能化的金纳米棒(BSA-Cys-GNRs)为荧光探针检测Hg2+的新方法。以半胱氨酸作为连接臂成功将牛血清白蛋白修饰在金纳米棒表面,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和荧光倒置显微镜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在295nm波长光激发下,BSA-Cys-GNRs探针在338nm显示强荧光,而Hg2+能够有效地猝灭BSA-Cys-GNRs的荧光。对一系列影响猝灭效果的因素进行考察,得出pH 4.0、孵育时间5.0min为最佳检测条件。Mn2+、K+、Ni2+、Na+、Cr3+、Cd2+、Mg2+、Cu2+、Ca2+、Al3+和Zn2+对BSA-Cys-GNRs的荧光信号没有明显的影响。当Hg2+的浓度为0.04444~8.888μmol·L-1时,荧光猝灭效率与Hg2+的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08nmol·L-1。将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Hg2+的检测,回收率为98.9%~105.0%。  相似文献   
4.
胃蛋白酶亲和有机聚合物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及性能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翠杰  王伟  季一兵 《色谱》2014,32(8):791-797
以热引发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lycidyl methacrylate,GMA)-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eglycol dimethacrylate,EDMA))毛细管整体柱,对整体柱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柱内部结构均匀、渗透性好;整体柱能够实现苯等中性小分子化合物的分离,具有反相色谱特征,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利用整体柱环氧基团的活性,采用间接法,以戊二醛为连接臂制备胃蛋白酶亲和手性整体柱。在毛细管电色谱模式下进行了柱分离性能研究,并对缓冲液pH值和运行电压等分离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亲和整体柱对4种碱性手性药物(奈福泮、氨氯地平、西酞普兰、扑尔敏)有拆分效果,奈福泮、氨氯地平、西酞普兰能达到基线分离。本文为蛋白质亲和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同时测定中药材亳菊中多菌灵、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盐酸溶液超声提取,乙醚除杂,二氯甲烷萃取后,采用ODS柱,以V(乙腈):V(0.1%磷酸,三乙胺调pH至3.6)=14:86为流动相,270nm波长处检测。结果三种农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97、0.9998和0.9999),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4,0.02和0.1 mg/kg。方法的平均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3.8%~101.3%,81.8%~90.8%和83.6%~95.0%,对应的RSD分别为:3.9%~4.3%,2.6%~3.3%和3.5%~5.9%。方法能够满足多菌灵、吡虫啉和啶虫脒在中药材亳菊中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四甲氧基硅烷(Tetramethoxysilane,TMOS)和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Glycidyloxypropyltrimethoxysilane,GPTMS)为反应单体,采用"一步法"制备了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通过优化TMOS/GPTMS的含量制备了渗透性和机械强度良好的杂化整体柱,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毛细管柱内形成了连续的整体结构。采用席夫式碱法将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共价键合于柱内,并对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8 g/L BSA为最佳反应条件。在毛细管电色谱分离模式下,考察了缓冲液pH值、运行电压、柱温和进样条件对分离的影响,最终选择25 mmol/L Tris缓冲液(pH 7.4)、运行电压10 kV、柱温15℃和进样条件2 kV×3 s为最佳分离条件。此手性柱对色氨酸对映体实现了基线分离,日内、日间及柱间精密度良好。与BSA修饰的硅胶整体柱相比,本研究制备的固载BSA的杂化整体柱具有更优的手性识别能力,并且简化了制备流程,缩短了制备周期。  相似文献   
7.
熊乐乐  李瑞军  季一兵 《色谱》2017,35(7):712-718
制备了粒径为15 nm的金纳米粒子(GNPs)并将其修饰到氨基衍生化的硅胶整体柱内,通过化学键合法将牛血清白蛋白(BSA)固载到GNPs的表面作为手性固定相。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GNPs分散性良好,并被成功地修饰到毛细管柱内,含量高达17.18%。优化了BSA手性柱的制备条件,最终确定了体积分数为10%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15 g/L BSA为最佳反应条件。在毛细管电色谱分离模式下,对缓冲液pH值、电压等分离条件进行了考察,最终选择了10 mmol/L pH 7.4的磷酸缓冲液和15 kV运行电压作为最佳分离条件。手性柱对3种手性化合物(色氨酸、阿替洛尔和麻黄碱)有拆分效果,对色氨酸能实现基线分离。与物理吸附法相比,化学键合法制备的手性柱拆分效果好,分析物无需柱前衍生化,且色谱柱稳定性良好。该文的制备方法也为其他类型手性选择剂的引入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