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化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铝是活泼金属,作为阳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理论上应该是铝失去电子成为铝离子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通过实验研究,可以得出铝作阳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实质是电解水。电解产生的氧气可以在铝电极表面形成一层不致密的氧化铝,所生成的氧化铝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相似文献   
2.
通过使用品红溶液、硫酸铜溶液及泡泡水等,可以验证浓硫酸与锌粒在加热条件下有氢气生成。提出产生氢气的原因与浓硫酸的自偶电离有关,并用多种金属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未提供验证反应所产生气体的实验装置。为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直观地认识和理解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在已设计"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的基础上,从普通玻璃尖嘴导管焰色反应的干扰、煤油蒸气的干扰2个维度进行分析,最终设计出可以观察到氢气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的实验。  相似文献   
4.
使用固体与多种液体连续反应制气装置,将钠表面用502胶水处理后与水反应,可以收集和检验生成的氢气。以再设计后的实验为载体,选择不同的教学时机呈现,可以使实验创新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氢气燃烧火焰颜色的不同解释,从焰色反应、火焰温度、气体流速等3方面影响因素设计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得出影响氢气火焰颜色的主要因素是气流速度、火焰温度及药品的焰色反应。巧用球形干燥管既控制气流速度、又控制火焰温度的特点,设计出可以观察到氢气燃烧火焰呈明显蓝色的演示装置。用可现取的仪器药品、可执行的实验方案、可重现的实验现象、可检验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教材中关于氢气燃烧火焰颜色的论述,突破了实际操作中氢气燃烧颜色不易观察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叶永谦  张贤金 《化学教育》2015,36(23):61-63
针对高中化学教材中提到的新能源问题,探索设计了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能源转换演示装置。通过该实验的演示,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几种能量之间的转化过程,可供教学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教材中铜与浓稀硝酸演示实验存在反应过于剧烈无法控制、出现倒吸现象、反应缓慢及有毒气体外逸等不足,运用主体附加组合法,设计带支管和玻璃漏槽的分液漏斗、带支管的硼硅酸盐圆底烧瓶等仪器组合成新的演示装置,并达到仪器简约化、操作简捷化、现象可视化、过程环保化、体验艺术化等效果,有效达成“以实验创新促进素养发展”的实验教学导向。  相似文献   
8.
设计温控测定反应速率简易装置,使用控制变量法,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有无氯离子效应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得出温度越高氯离子效应呈减弱趋势的结论。找到氯离子发挥效应的温度区间,即在该实验条件下,27~57℃有利于氯离子加快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62~87℃氯离子加快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的效应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9.
在教材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的基础上,设计氯化氢合成炉模拟装置,可以成功演示盐酸的生产过程,设计巧妙,现象明显,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10.
创新科学仪器具有重要意义,组合法是创新的常见方法。采用主体附加法为主、其他组合法为辅的创新手法,以教材中的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习题中的氯气与氢气燃烧的装置为主体,将简易启普发生器装置、氯化氢尾气防倒吸装置、氢气肥皂泡燃烧验纯法等作为附加部分进行有机组合,设计出工业制备盐酸的新演示装置。总结出组合法在化学仪器创新中的应用步骤,有利于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