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选用功能单体3-氨基苯硼酸(APBA)和乳糖酸(LA)分别对聚谷氨酸(γ-PGA)和壳寡糖(CS)接枝改性后制备聚谷氨酸-g-氨基苯硼酸(γ-PGA-g-APBA)及糖基化壳寡糖(GC); 以二氧化硅微球为模板, 通过γ-PGA-g-APBA和GC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进行层层自组装, 再经脱除模板则可获得形貌规整可控的生物基胶囊. 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 NMR)对聚合物化学结构、接枝率进行表征; 利用Zeta电位监测聚合物电解质层层自组装的进程, 并通过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观测胶囊的形貌. 同时考察了胶囊在不同温度、盐浓度、pH值及糖浓度下的刺激响应, 研究结果表明胶囊在一定的温度、盐浓度、pH值下能稳定存在; 低浓度葡萄糖刺激时胶囊形貌完整, 而高浓度葡萄糖刺激时, 胶囊溶胀直至结构与形貌破坏, 说明功能单体LA和APBA的引入可赋予胶囊具有葡萄糖响应性. 这种具有良好稳定性和葡萄糖响应性的生物基胶囊有望应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