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大孔径阳离子交换树脂富集白酒中碱性含氮化合物,研究了影响回收率的各种因素并予以改进,使几种低挥发性吡嗪化合物的回收率达80%以上。用本法富集和气相色谱分离定量测定了几种酱香型白酒中吡嗪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杜作栋等先后合成了四苯基苯基有机硅化合物和五苯基苯基有机硅化合物,并用溶剂沉淀法和重结晶法纯化产物后进行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陈剑华等又合成了双多苯基苯基有机硅化合物,此类化合物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能,可制成耐高温树脂、耐高温橡胶、耐高温粘合剂和耐高温涂料。  相似文献   
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葡萄酒中非挥发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酒中有机酸,一部分来源于葡萄汁,另一部分则是葡萄汁发酵过程中的副产物。葡萄酒中有机酸的含量是葡萄酒质量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口感起决定性作用,是决定葡萄酒风味的重要因素。对葡萄酒中有机酸的分析测试方法较多,例如酸碱滴定、比色分析、荧光分析、酶法测定、衍生化色谱分离等。近年来Blanco、Marce用双柱串联的方法,直接进样分析了葡萄酒中的有机酸。 本文介绍用ODS色谱柱直接进样测定葡萄酒中七种有机酸,讨论了影响测定的各方面因素。本法具有速度快、操作简便、样品不经处理等特点,足以满足葡萄酒中有机酸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分析了18个不同含汁量酒样的乙醇,总酸,挥发酸,固定酸,干浸出物,pH值,灰份,灰份碱度,总酚,甘油,钾,钠,镁,干浸出物与甘油比,Q值,修正干浸出物共17个变量。采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利用逐步判别方法,得出了葡萄酒中原汁含量种逐步别方法的判别函数和回判结果。  相似文献   
5.
陆懋荪  关家锐  尹佩玉  李作海 《色谱》1989,7(6):334-337
 ]采用大孔径阳离子交换树脂富集白酒中碱性含氮化合物,研究了影响回收率的各种因素并予以改进,使几种低挥发性吡嗪化合物的回收率达80%以上。用本法富集和气相色谱分离定量测定了几种酱香型白酒中吡嗪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葡萄酒中甘油能使酒味醇和圆润,是决定葡萄酒质量的重要成分;它是酿造发酵过程的副产物。有人提出葡萄酒中的乙醇和甘油的含量有正比关系,检测甘油含量可以为鉴定原酒含量、识别掺假酒提供依据。检测葡萄酒含糖量的目的在于计算葡萄酒中干浸出物,推算葡萄酒的原酒含量。  相似文献   
7.
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葡萄酒中有机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关家锐  邓丛蕊  王吉顺  王淑仁 《色谱》1993,11(5):282-284
葡萄酒中有近百种有机酸,其中主要是乳酸、乙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和琥珀酸,它们的含量占葡萄酒中有机酸总量的95%以上。这些酸的含量决定着葡萄酒的口感、品质和稳定性等特性。葡萄酒中有机酸的主要测定方法有酸碱滴定法、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等。近年来,离子色谱法和直接高效液相色谱法得到重视,但由于检测方法的限制和葡萄酒中其它物质的干扰,使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及定量结果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8.
自气相色谱法问世以后,特别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出现,使白酒芳香成份的分析和鉴定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1985年以来,我们对山东省的名酒景芝特级白干和祥酒对比茅台酒和汾酒进行了芳香成份的分析研究,同时对白酒芳香成份的系统分析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含糖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葡萄酒中含糖量是葡萄酒质量检测的重要指标,在葡萄酒生产过程中,也要求严格控制糖的含量,因此快速、准确地测定葡萄酒中含糖量显得很重要。有关葡萄酒中糖的测定方法很多,但多数方法操作繁琐,费工费时,且测定结果可靠性差。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含糖量则以速度快、结果可靠、样品不需前处理的特点被广泛采用。1979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