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5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7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克东  李斌  杨金龙  侯建国 《物理》2006,35(3):188-192
通过将单个C59N分子置于双势垒隧道结中,从而利用单电子隧穿效应和C59N分子的特殊能级结构,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一种新型的单分子整流器件.实验中这个整流器件的正向导通电压约为0.5-0.7V,反向击穿电压约为1.6—1.8V.理论分析表明,中性C59N分子的半占据费米能级以及在不同充电情况下费米能级的不对称移动是形成整流效应的主要原因.其构成原理也决定了该器件具有稳定、易重复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综述了STM基本理论和模拟方法 ,着重介绍了我们的一些工作 ,构造团簇模型和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 (DV LDF) ,模拟出不同取向C60 和它吸附在金属和半导体表面的STM图像 ,理论模拟结果都反映出了STM实验图像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王兵  鲁山  杨金龙  侯建国  肖旭东 《物理》2002,31(4):200-202
利用STM针尖和二维Au纳米团簇构造的双隧道结,通过对单电子隧穿谱的测量,研究了纳米隧道结的电容随隧道结宽度的变化,发现电容随结宽度的变化偏离了经典电容的行为,为纳米隧道结的量子电容效应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a-Ge/Au双层膜退火后分形区的形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建国  吴自勒 《物理学报》1988,37(10):1735-1740
本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a-Ge/Au双层膜在不同退火温度后出现的分形区域,并计算了它们的分数维数。100℃退火时,触发分形结晶区的成核位较少,形成良好的具有无规分叉、自相似的分形区,分数维数为1.785±0.01。200℃退火时,成核位迅速增加,除了分数维数为:1.818±0.008的分形区外,还出现孤立的无枝叉结构的岛状区域。300℃退火时,只出现尺寸很不相同的两种岛状区域,对上述枝叉伏、岛状区域的出现以及a-Ge膜的晶化和Au膜缩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苯电催化加氢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能因其清洁、高效、丰富,被认为是新世纪最具潜力、无污染、环保型绿色能源。而氢能的开发和利用是以氢能的存储为前提的。开发安全和廉价的储氢技术成为氢能研究的重点之一。传统的液化储存、金属氢化物储氢和高压压缩储氢技术虽相对较成熟,但尚不适合长距离、大规模氢能输送心。液态有机烃作为储氢介质具有储氢量大(6.18~7.19%)、易于输运(与汽油输运类似)及加氢-脱氢可逆性好的特点(可反复循环,稳定~20年),是一类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新型储氢材料。  相似文献   
6.
对第一过渡金属酞菁化合物(Metal Phthalocyanine,MPc,M=Sc,Ti,V,Cr,Mn,Fe,Co,Ni和Cu)的电子结构和基本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第一性原理计算.理论模拟出来的STM图像表现出亚分子结构,与已有的实验观察结果相当吻合,且跟金属原子的d电子组态明显有关.在小偏压条件下,第一过渡金属首尾端ScPc,NiPc和CuPc分子的中央金属离子在STM图像表现为空洞,其他所有金属酞菁分子的中央金属离子均为亮斑.同时还研究了ScPc和NiPc分子的STM图像与偏压的关系,当针尖偏压分别 关键词: STM图像模拟 金属酞菁 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7.
文章作者用探测扫描隧道电流微分谱的方法,对金属富勒烯包合物分子进行了研究,得到了Dy@C82同分异构体Ⅰ的金属-碳笼杂化态在实空间的能量分布图,通过将实验与理论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推断出Dy原子在碳笼中的位置以及金属富勒烯包合物分子在衬底表面的吸附取向.这项技术为单分子纳米器件的表征和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侯建国 《物理》1995,24(9):518-522
综述了近几年来C60超导体,特别是K3C60和Rb3C60单昌超导体的实验研究结果,主要包括超导转变温度以上的电阻-温度关系、高温下电阻的饱和现象及超导转变温度、上临界磁场和相干长度等超导性质。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用传统的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9.
外电场下STM钨针尖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离散变分局域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外电场对钨(111)面针尖电子结构的影响.详细计算和分析了在不同偏压和距离条件下,钨针尖的隧道激活轨道和电荷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激活轨道中针尖原子的成分对外偏压的极性、大小以及针尖与样品之间的距离都较敏感.与过去理论计算结果不同,钨针尖原子的5dz2轨道对隧道激活轨道有一定贡献,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在加正偏压时对隧道激活轨道贡献最大的为5dxz和5dyz轨道,而在加负偏压时则为包括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C60不同吸附取向的STM图象的理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离散变分局域密度泛涵( D V L D F) 方法,基于 Tersoff Hamann 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S T M) 理论,通过计算单个 C60 五种不同吸附取向的电荷密度分布图来模拟其 S T M 图象.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取向 C60 的电荷密度分布图有各自的特征‘指纹’,其中模拟正偏压情形下 C60 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 L U M O) 分布图与其 S T M 图象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与实验上已有的 S T M 图象和文献中的理论计算结果比较,可以确定 C60 在一些表面上的吸附取向.根据我们实验上获得的 S T M 图象及理论模拟结果,发现 C60 在 Si(111)7 ×7 表面存在一种新的吸附取向,即5 —6 键朝上.计算结果还对 S T M 的实验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可以采用这一方法,用来确定其他分子的吸附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