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友好助洗剂——4A沸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付立海  孙航 《化学教育》2006,27(10):5-6
介绍了4A沸石的结构、性质及其作为洗涤助剂等方面的应用和国内外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
利用新手性源,5-(l-孟氧基)-3-氯-2(5H)-呋喃酮4与亲核试剂吗啉通过串联不对称双Michael加成/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般方法难以得到的含有多个手性中心的螺-环丙烷双内酯化合物C32H50O7NCl.其单晶为C32H50O7NCl(OC3H6)0.5,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P212121, 晶胞参数a = 17.149(3), b = 20.384(4), c = 10.831(2) , V = 3786.1(12) 3, Z = 4, Dc = 1.097 g/cm3, F(000) = 1352, μ= 0.144 mm-1; 射线类型为MoK?( = 0.71073 ?, 偏离因子R = 0.0755, wR = 0.1956, 独立衍射点3710个, 其中可观测点数2318个.分子中共有六个环, 12个手性中心, 3个六元环呈椅式构象, 两个五员内酯环呈信封式构象, 并分别与环丙烷形成[2.4]螺环和 [3.1.0] 稠环, 4个新生成的手性中心的绝对构型为C(3)(S), C(4)(S), C(5)(R), C(8)(R).  相似文献   
3.
采用课堂观察和"教学行为对"分类理论,对新课程背景下新手与专家教师"化学键"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个案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手与专家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总结新手和专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特征和差异的基础上,对新手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教学行为视角,依据课堂教学系统CPUP模型理论和课堂教学基元系统有效性评价量表,通过对24位男女化学教师的24节常态课堂中基元系统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男女教师的主要差别表现为:在"时间利用的合理性"和"匹配度"2个维度上,女教师显著高于男教师;在"教学行为链实施质量" 和"资源和技术的使用质量"2个维度上,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而在总分和"基元内容的合理性"维度上,2者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历晶  郑长龙  付立海 《化学教育》2012,33(11):5-6,11
围绕课堂教学过程的2个核心要素--体现“教什么”的内容要素和体现“如何教”的行为要素解构课堂教学过程。从动态结构角度提炼教学过程的行为系统、从静态结构角度划分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层级,并在梳理2者关系的基础上建构用以描述、解构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图,这对于课堂教学研究和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Two new complexes [Mn(DHTA)(PLQ)]n(1) and{[Co2(DHTA)(phen)2(H2 O)6]· DHTA}n(2)(H2 DHTA = 2,5-dihydroxy-1,4-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PLQ = 1,10-phenanthroline-5,6-quinone, phen = 1,10-phenanthroline) have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um, fluorescence spectrum, single-crystal and power X-ray diffraction. Complex 1 exhibits a two-dimensional(2 D) network, which was stabilized through O–H···O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Complex 2 shows a zero-dimensional structure, which was further extended into a three-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through O–H···O hydrogen bonds and π-π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访谈有探究教学经验的一线化学教师,得到关于在化学教学中安排探究活动的频率及所用时间的经验性结论,结合理论分析,实现从时间的维度对科学探究教学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整体设计,指导广大一线教师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更好的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同时,也给化学教育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通过水热法合成不同比例的氧化石墨烯(GO)/Bi2WO6新型二元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来研究样品的结构和形貌.在可见光下,4%GO/Bi2WO6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效率最好,达到了72%.本实验以石墨烯为碳源,制备出二元复合材料,将其引入光催化体系,提升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对目标物的富集能力,为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以期获得高可见光催化活性的GO/Bi2WO6二元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更多领域,同时对环境中的污染物也实现了高效、稳定的去除,为研究水体环境污染的治理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依据课堂教学系统CPUP模型理论和课堂教学基元系统有效评价量表,通过对24位新手教师和熟手教师的24节常态课堂中基元系统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的主要差别表现在“教学行为链实施质量”和“资源和技术的使用质量”2个维度上,熟手教师显著高于新手教师;而在“时间利用的合理性”“匹配度”和“基元内容的合理性”3个维度上,2者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依据系统科学理论,探讨了课堂教学基元系统有效性(EfPrS)的含义;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开发了EfPrS的评价量表,并得到了影响EfPrS的5个最主要因素,分别为:"时间利用的合理性(RUT)" "教学行为链的实施质量(QTBC)" "匹配度(MD)" "资源和手段的使用质量(QUR&T)"和"基元内容的合理性(RPrC)";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EfPrS与5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得出QTBC是影响EfPrS的最主要因素;运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得到了课堂教学基元系统高效、中效和低效的边界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