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用线性扫描极谱法研究辛伐他汀的电化学行为。在pH 6.88的0.12mol·L-1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中,辛伐他汀于-1.188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其一次微分线性扫描峰电流与辛伐他汀质量浓度在0.01~5.0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7.0μg·L-1。对5.0mg·L-1辛伐他汀溶液进行6次平行试验,相对标准偏差(n=6)为0.53%,方法可用于测定其片剂中辛伐他汀含量。  相似文献   
2.
在0.2 mol.L-1的氨水-NH4Cl(pH 9.5)缓冲溶液中,1.0 mol.L-1NaNO2存在下,钴(Ⅱ)-中性红(NR)络合物于-1.19 V(vs.SCE)处产生灵敏的极谱波,二阶导数波峰电流与钴浓度在2.0×10-8~5.0×10-6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8mol.L-1。研究了钴(Ⅱ)-中性红(NR)络合物的电极反应机理,证明了该波为不可逆极谱催化波,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组成为钴(Ⅱ)∶(NR)=1∶1。电活性络合物的中心离子钴(Ⅱ)还原,电子转移数n=2。该方法用于维生素B12注射液和天然水中痕量钴的测定,测得分析结果的RSD(n=6)值均小于0.7%,回收率在98%至101%之间。  相似文献   
3.
用线性扫描极谱法研究盐酸吡硫醇的电化学行为,在pH 6.27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中,盐酸吡硫醇于-0.560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其一次微分线性扫描峰电流与盐酸吡硫醇质量浓度在0.10~100.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7mg·L-1。对10.0mg·L-1盐酸吡硫醇溶液进行6次平行试验,相对标准偏差为0.82%,方法可用于片剂中盐酸吡硫醇含量的测定,所得结果与标示值相符。  相似文献   
4.
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了碳印刷电极,采用浓Na OH溶液对该电极进行活化处理,处理后的印刷电极电荷传递阻抗明显降低,对铁氰化钾响应的峰电位差由400 m V降低至84 m V,峰电流逐渐增大,氧化与还原峰电流值之比接近1∶1,说明电极基本达到可逆。考察了电极处理前后[Ru(bpy)3]2+的电致化学发光行为,其发光强度增大至原来的3.6倍。研究发现,在不加入共反应剂的硼酸盐-联吡啶钌缓冲体系中,多巴胺对该体系的发光行为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从而构建了多巴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考察了p H值对该体系电致发光行为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体系的电致发光强度与多巴胺浓度的对数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线性范围为1.0×10-10~5.0×10-7mol/L,检出限为5.0×10-11mol/L。将该方法应用于多巴胺注射液样品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5%~102%。该方法具有电极制备简单、成本低、可批量生产、方法的灵敏度高和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从水的过冷度和凝固点降低值2个角度对天然水、矿泉水与纯净水的凝固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实验对分析结论进行了验证。阐明了稀溶液的依数性和离子水合作用(离子-偶极作用)对水分子之间氢键的破坏是饮用水凝固点和过冷度改变的主要原因。旨在为饮用水在低温下的选择和储存提供理论参考,并使人们从多角度正确理解水的凝固特性,促进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