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物理学   2篇
综合类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83年,Sagawa等人定理布,他们用一般粉末冶金工艺研制成功具有优良磁性的Nd-Fe-B 永磁体。这一发现展示了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 研究和生产的美好前景,开辟了稀土-过渡金属-类金属三元或多元合金磁性研究的广阔领域.近几年来,国内外永磁领域广泛开展了对R2Fe14B系列及其相应取代化合物(Nd.Pr,Dy,Er)2(Fe。Co,Mn,M)14(B,Si。X)的结构及磁栓方面的研究工作(M,X为其他元素). 本刊于1985年第10期刊登了何文望先生的文章[1],对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及其进展作了详细的论述.本文将简要介绍Nd-Fe-B永磁体的一般特性,较详细地讨论R2Fe14B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包附与未包附SiO_2的针状γ-Fe_2O_3磁粉在制备过程中形态变化的电镜观察,以及对包附SiO_2的针状γ-Fe_2O_3磁粉的表面化学腐蚀处理,初步分析了包附SiO_2的针状γ-Fe_2O_3磁粉顽力H_e增加的机理.认为磁性粒子内空洞的减少,以及在固溶有SiO_2的表层内存在某种表面磁各向异性,均会使得H_e 提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磁学教研室有关同志为研制高密度记录用磁粉,从改进国内磁粉生产工艺着手,参考国外有关资料[1-4],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于1979年下半年研制出包附SiO2的细微针状rFe2O3磁粉. 该磁粉研制的工艺特点是采用强碱法,在比常规反应温度和浓度均低的条件下制备铁黄(a-Fe  相似文献   
4.
§1.引言在脉冲的条件下研究矩磁铁氧体的反磁化机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用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人在这方面已做了不少的工作。在整个大的磁场范围内,Goodenough等人认为:反磁化是通过180~o畴壁的不可逆位移来完成的。而Gyorgy却认为:反磁化至少要通过三个不同的机理来实现,他通过开关曲线1/t-H和(dφ)/(dt)-t曲线间接地证明了自己的理论,但没有更多的直接证明。虽然后来Elfant在10Oe的高场下,通过观察磁芯的横向转动讯号,直接地证明了一致转动的存在,然而他并没有对整个宽的磁场范围内的反磁化机理进行系统的研究。在较低的磁场范围内(H稍大于Hc),人们对于磁芯纵向讯号的双峰也有不同的看法。Goodenough等人认为第一峰是由于反磁化核的出现以及可逆长大引起的,而Wign通过对起始磁导率μ的分析却认为第一峰是由于Ⅰ_s的可逆转动引起的,但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