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脑电情感数据集SEED进行情感识别研究,旨在利用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自动提取脑电样本的抽象特征,省去人工选择特征与降维的过程。首先,采用小波包变换(WPT)对脑电信号进行6级分解并构成二维结构样本;然后,通过改变网络深度设计了6个深度不同的CNN模型;最后,通过投票法与加权平均法建立集成模型,提高了识别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3种情感类别的平均分类精度达到了93.12%,能够满足情感识别的研究需求。  相似文献   
2.
以纯钛为基体材料,并以热氧化的方式制备La-Ti/SnO_2-Sb/RuO_2-Co电极,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对电极涂层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制备的La-Ti/SnO_2-Sb/RuO_2-Co电极作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构建电化学反应器,对老龄垃圾渗滤液进行降解。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65 mA/cm~2、Cl-浓度为4 500 mg/L、初始pH=9和反应时间为6 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La-Ti/SnO_2-Sb/RuO_2-Co电极对NH_3-N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6.5%、61%。  相似文献   
3.
研究前期试验筛选鉴定出的5株高原低温优势耐冷菌种的生物特性,分别测定了耐冷菌的生长曲线以及温度、pH值对其生长的影响。进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前期试验分离鉴定出的5株高原低温优势耐冷菌在10℃低温下均能正常生长,且能保持较高的代谢活性,耐冷菌受温度的影响显著,温度过高(高于15℃)或是过低(低于8—10℃)都会影响耐冷菌的生长情况。2)低温时反应器中SRT为6d以上,才能保证耐冷菌成为系统中的优势菌种。3)弱酸、中性环境适宜低温耐冷菌的生长,弱碱环境也较为适宜耐冷菌的生长。筛选出的耐冷菌是适于城市污水的,但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时应充分考虑进水酸碱度的影响,避免对耐冷菌造成毒害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魏琛 《天津科技》2009,36(6):61-63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手段。加强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在高校学籍管理中的应用,必将使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亚硝化/自养反亚硝化工艺;详细论述了该工艺的发展沿革、反应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及其反应的特点和优点等;通过列出相关的反应方程式、反应示意图等进行说明和对比,充分凸现了该工艺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以三唑酮(TDF)为目标污染物,以钛基钌铱电极和不锈钢板作阳极、阴极,颗粒活性炭(GAC)为粒子电极构建三维电极系统,通过搅拌实现粒子电极呈流化状态。研究电流密度、TDF初始浓度、GAC投加量、初始pH对三维电极系统的TDF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电流密度有助于提高TDF去除效率;TDF去除率随初始pH的增大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碱性条件有助于TDF的去除;当GAC投加量为1~4 g/L时,增大GAC投加量有助于TDF的降解;增大TDF初始浓度会导致去除率的降低。当TDF初始浓度为200μg/L、电流密度为8m A/cm2、初始pH=11、GAC投加量为4 g/L时,电化学氧化10 min时TDF去除率达到99.95%。三维电极系统的传质效率高于二维电极系统,三维电极电化学氧化系统是一种适用于降解TDF的高级氧化技术。  相似文献   
7.
魏琛 《科技信息》2008,(11):203-204
通过对高等师范专科院校英美文学课教材使用情况的分析,结合高师专科院校的教学实践和课时分配,对文学课程的教学做了一些尝试,提出以点带面,以线串连的文学史授课模式,以资探讨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论加强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高校现有的教务管理模式,提高日常教务管理工作效率,走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网络化道路势在必行。论述了实行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说明了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并介绍了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浓度含氮废水亚硝化SBR工艺,进行了动力学模型研究,建立了NH4 -N浓度变化模型、NO2--N浓度变化模型和NO3--N浓度变化模型.通过试验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预测与评价,结果表明:以动力学方程式(尤其是NH4 -N浓度变化的模型、NO2--N浓度变化的模型)计算的理论值与实测值结果基本吻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亚硝化SBR工艺的设计和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氨氮污泥负荷影响试验和DO影响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高浓度亚硝化系统氨氮降解率及亚硝化率均随着NH4+-N污泥负荷的增高而下降。HRT<2d系统随NH4+-N污泥负荷增加,氨氮降解率迅速下跌到25%~29%;HRT≥2d系统随NH4+-N污泥负荷增加,氨氮降解率缓慢下降到50%~60%;HRT=2.5d和HRT=3d的系统中亚硝化率随NH4+-N污泥负荷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不甚明显;HRT=5d系统中亚硝化率的下降是由于污泥产生适应性的造成。因此高浓度亚硝化反应系统的NH4+-N污泥负荷不宜过高。2)随着DO的升高,高浓度亚硝化系统的氨氮降解率一直逐步升高。DO<0.7mg/L是不利于氨氮降解的;DO>2mg/L时氧化的NH4+-N都转变成了增加的NO3--N,亚硝化率下降。将DO控制在0.7~1.3mg/L之内可保证较佳的NH4+-N降解率和亚硝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