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医学发展四大预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启德 《科技潮》2005,(6):36-37
在19世纪末的时候,曾有人预测20世纪医学发展的前景,但没有人想到后来会出现化学药品,更没想到我们会有基因工程。20世纪80年代,一家大医药公司组织了20多位知名医学家预测医学的发展前景。他们预测到2000年时,一是艾滋病、麻疹将被消灭;二是癌症的治愈率提高到2/3;三是多数状况下冠脉搭桥术将被微创技术或溶栓药物治疗所取代。这只是预测13年后的事情,偏差竟然那么大,要是预测100年又会怎么样呢?197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Bur-net预言生物研究在未来并不会给医学带来多大的利益,即使它们能带来利益,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这与后…  相似文献   
2.
<正>广东是近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最早的窗口。16世纪,西方科学就随传教士从澳门经广州进入中国。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就是广东人,早期走出国门的中国人许多来自广东,"睁眼看世界"让他们接触到最新的科学技术并带回国内,詹天佑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梁启超先生也是广东人,他提出废除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开启了中国科技教育体制化的进程。他曾深刻论述学会对西方科  相似文献   
3.
后基因组时代的分析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2月,分别发表了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the draft genome),这是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实施以来取得的最重大进展,同时预示着基因组研究已开始从结构基因组学向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过渡和转化,标志着"后基因组时代(postgenomic age)"的到来.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基因表达分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普及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的基础环节。中国科协完成的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表明:近年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人口在国民总人口的比例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还仅为3.27%,和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水平是很低的。公民科学素质不高,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我想围绕科学文化与科学精神问题谈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科学文化是一种集体创造,是围绕科学活动所形成的一套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制度约束、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早在16、17世纪,当自然哲学家、博物学家们开始组建学会,将理性探索与经验研究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科学方法,并提出科学共同体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宗旨之时,科学文化便登上了历史舞台,科学家成为科学文化的引领者和实践者。经过18、19世纪的科学社会化进程,科学技术成为一种与人类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建制化社会活动,科学文化也广泛渗透进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之中,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6.
遵循科学共同体规律 推动中国科技团体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平凡的2008年已栽入史册,2009年已经走来.面对新的一年,思绪纷繁,浮想联翩,选择科学共同体为主题,写成此文,与科技同仁共同探计.  相似文献   
7.
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drenergic receptor, α1-AR)是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GPCR), 也是内源性儿茶酚胺、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最重要的靶受体之一. α1-AR广泛分布于机体的各种器官、 组织和细胞中, 并介导多种生理效应, 如血管收缩、 蛋白质合成及心脏变力变时作用等[1,2]. 很多研究已经证实, α1-AR及其信号转导通路与许多心血管疾病存在密切关系[3,4]. 蛋白质组学可提供一种发现在疾病情况下异常表达蛋白质的方法, 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愈后判断提供指南, 并为针对性疾病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200年以来,科学飞速发展,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日趋紧密,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达到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地步,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说到学术共同体在完善学术评价体系方面的作用问题,我想先举一个例子.2009年7月13日,北京大学的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去世了.我发现,很多媒体都称季老为"国学大师",为此还引起了争论.季老的研究领域算不算"国学",这个当然值得商榷,但我们大家公认,季老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是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我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决不是因为媒体的炒作.大众媒体在专业学术领域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0.
 100多年前,张之洞曾说“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纵观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历史,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能力的竞争,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归根到底是科技现代化。对处在转型升级阶段的中国,科技发展需要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