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5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序列{Xn},{Xn}满足Xn=Yn(mod 2),其中Yn∈Z+,Y0≥2,Yn+1=Yn+[Yn/2],证明了{Xn}为一独立随机变量序列,并且是一时间齐次Markov链.最后,利用该Markov链{Xn}的性质,证明了入圈问题经过有限次插点,Cm的任意一边上都至少插入一个新点.  相似文献   
2.
改性果胶絮凝剂对废水中油脂和Cr(VI)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醚化改性农业生产废料红桔皮中提取的植物果胶,用以去除废水中的高浓度油脂和Cr(VI).反应时间、pH值和用量等3因子正交试验表明,改性果胶对油脂和Cr(VI)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可达79%和77%.聚合氯化铝(PAC)用量、硫酸锌(ZnSO4)用量、pH值和微波照射时间等4因子的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响应面分析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油脂和Cr(VI)的去除率可达93.8%和91.4%;二项式回归方程能够很好的对试验结果进行反应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藻类的大量繁殖对饮用水源、养殖业、旅游业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溶藻细菌作为一种生物控制手段,在控制藻类爆发方面显示出了极大的潜力。课题组前期分离获得一株金黄杆菌属溶藻菌Chryseobaterium sp.S7,研究发现该菌株具有明显的溶藻作用,作用方式为通过分泌溶藻物质进行间接溶藻,为进一步揭示该菌的溶藻特征及机理,以铜绿微囊藻为目标藻种,运用UV-Vis,EEMs,FTIR和FCM技术,分析Chryseobaterium sp.S7溶藻过程的光谱特性。实验结论如下:将菌株发酵液与藻液共培养7 d,利用UV-Vis和EEMs技术对藻细胞Chla含量与PC荧光值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藻细胞Chla含量在第1 d便开始下降,表明在短时间内,细菌胞外溶藻物质便可快速作用于藻细胞,第7 d时Chla去除率为59.37%。藻细胞PC荧光值也呈现下降趋势,与Chla变化趋势表现为一致性,表明在溶藻过程中伴有Chla和PC的减少。FTIR分析结果显示:藻细胞结构中的C=O, C-H,O-H键分别在1 647,2 927和3 475~3 437 cm-1处的吸收峰强度明显减弱,表明藻细胞内的多糖物质和蛋白质结构可能被破坏,处于2 500~1 700 cm-1范围的若干小吸收峰则进一步表明藻细胞解体的现象。分别在共培养第3 d和第7 d时对藻液进行PI特异染色,应用FCM对藻细胞PI特异性荧光和Chla,PC自发荧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细菌S7的溶藻过程中,藻细胞PI特异性荧光逐渐增强,Chla、PC自发荧光呈下降趋势、表明藻细胞膜、Chla、PC三者破坏程度在溶藻过程中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和较高的一致性。溶藻过程中藻细胞表现为多种形式的损伤,且损伤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由Q1(Q5)区细胞按顺序逐步向Q4(Q8)区细胞移动。推测Chryseobaterium sp.S7可能的溶藻过程为:细菌将溶藻活性物质释放到细胞外,溶藻活性物质通过破坏铜绿微囊藻细胞膜中的多糖和蛋白质的结构,增加膜的通透性,进一步破坏胞体内的Chla,PC和DNA/RNA等物质,使藻体裂解死亡,最终形成细胞碎片。通过对Chryseobaterium sp.S7溶藻过程藻细胞的光谱学特性的分析,初步揭示了Chryseobaterium sp.S7的溶藻机理,为微生物控藻及修复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磷酸硼固体酸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固体磷酸硼为催化剂,在醇酐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苯酐用量的20.3%,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80℃条件下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探讨了影响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各个因素。实验表明,催化剂最佳的制备条件为:磷酸、硼酸和硫酸的摩尔比为1:1:1,焙烧温度为300℃,焙烧时间为3.5h。DEP最高产率可达75%。  相似文献   
5.
以棉籽油脂肪酸和正丁胺为原料合成了棉籽油脂肪酸正丁基酰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125℃、反应时间为3.0h、催化荆用量为1.5%、投料比(棉籽油脂肪酸与正丁胺摩尔比)10:7.在优化反应条件下正丁胺的转化率达92.45%,通过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确定反应产物为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6.
固体酸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戊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酐和正戊醇为原料,采用自制的固体酸SO4^2-/SiO2、SO4^2-/Fe2O3、SO4^2-/SnO2及SO4^2-/TiO2作为催化剂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AP),分别考察固体酸催化剂的种类、固体酸催化剂的用量、醇酐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DAP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其优化的工艺操作条件为:苯酐0.1mol,固体酸催化剂SO4^2-/SiO2 1.7g,醇酐比2.4:1,带水剂二甲苯20mL,反应时间3.5h,其产品收率达91.3%以上。SO4^2-/SnO2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寿命长、可多次重复使用、产物易纯化分离且产品色泽浅等优点,可望代替传统的浓硫酸作催化剂应用于DAP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固体酸SO42-/SnO2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了在实验室中制备的固体酸SO42-/SnO2为催化剂合成DIOP,分别考察催化剂用量、醇酐比、反应时间等对合成DOIP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DIOP的合成中其最佳工艺操作条件是:采用14g/mol(苯酐)SO42-/SnO2催化剂、醇酐比为2.40:1、反应时间为4h,其酯化产率可达94%以上.SO42-/SnO2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寿命长、可多次重复使用、产物易纯化分离、且产品色泽浅等优点,可望代替传统浓硫酸作催化剂应用于DIOP的合成.  相似文献   
8.
将心肌瘢痕从心脏磁共振延迟强化图像中分离出来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准确预后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心脏左心室内外膜边缘周围常见的噪声容易导致心肌瘢痕错分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灰度修正的心肌瘢痕阈值分割方法.方法依次采用像素标记、影响力计算和灰度更新三个步骤对心肌区域进行灰度修正,然后结合OSTU算法对心肌瘢痕进行阈值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较以往的心肌瘢痕分割算法更接近有经验医生的人工分割结果,有效避免了左心室内外膜边缘噪声可能导致的心肌瘢痕的错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稀土元素对牙轮钻头渗碳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稀土元素,使渗碳速度提高20%-30%,经渗碳-渗硼复合强化后,钻头轴承的寿命提高24.8%-27.8%,其穿孔米道提高率达25%-28%。  相似文献   
10.
AY-1型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工业油脂(硬化油)、乙二胺为原料,在180℃-220℃下反应制得硬化油脂肪酸酰胺多胺,用浓盐酸中和制得AY-1型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加入计量的水配制成一定浓度的乳白色或淡黄色膏状物。经实验以0.5-1.5%(与沥青的配比)用于沥青的乳化,可制成稳定的沥青乳液。该产品具有乳化能力强、用量少、价格低、生产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等优点。可作为一种新型阳离子沥青乳化剂,供生产部门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