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23篇
物理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法合成了具有两亲性质的嵌段聚合物聚苯乙烯马来酸酐,通过共价键合将其涂覆于毛细管内壁,构建了一种新型开管柱毛细管电色谱(OT-CEC)方法,并将其用于解热镇痛药物的分离分析.考察了缓冲溶液p H值、磷酸盐浓度、有机溶剂的种类及添加量对3种药物(氨基比林、非那西汀和4-氨基安替比林)OT-CEC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缓冲溶液中添加15%(体积分数)四氢呋喃后,修饰于管壁表面的嵌段聚合物可形成胶束结构,并起到类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与裸管相比,该涂层管可明显提高被分析物的分离效率;连续30次测定电渗流的相对标准偏差3.0%,表明该涂层管稳定性较好.在最佳OT-CEC分析条件下,对3种药物的分析均获得了良好的定量线性关系(R20.988),检出限为3.5~4.8μg/m L.所建立的方法为新型嵌段聚合物涂层的开发及药物的OT-CEC分析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乔娟 《科技资讯》2010,(18):208-208
《英语课程标准》把学生学习策略的养成和调整列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建立一本有效的错题本,可以使他们独立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就主动的介入到了学习中,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学习就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以2-吡咯甲醛和反-1,4-环己二胺为原料合成一种新的双(吡咯-2-甲烯胺)配体,然后与相应的金属醋酸盐或者金属氯化物反应制备配合物.通过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Ray单晶衍射以及元素分析等测试手段确定了配体的结构;介绍了其配合物的一般合成方法,讨论了决定其金属配合物构型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其空间堆积方式的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剂阻垢实验 ,找到阻垢效果较好的单剂HPDP ,并利用与其缓蚀、阻垢作用互补 ,且具有协同作用的Zn2 ,BC 64 7,通过它们三者的缓蚀实验 ,找到适用于碱性冷却水处理的合理配方  相似文献   
5.
我国通用航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娟 《科技信息》2011,(9):I0298-I0298
本文简要分析了发展通用航空的意义以及通用航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阐述了通用航空在我国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陈兴娟 《应用科技》2001,28(4):35-36
采用苯甲酸铅做固化剂,通过对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红外光谱及DSC曲线分析,认为苯甲酸铅是一种催化型固化剂,它与环氧树脂混合后首先形成过渡状态,然后按双分子亲核取代(SN2)机理进行开环反应。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2,3,3-三甲基-1-H-吲哚方酸菁的场效应性质, 通过X射线衍射证实了方酸菁分子内电荷分离结构以及分子间面面堆积模式, 并在Si/SiO2基片上通过真空蒸镀和旋涂的方法制备了p型晶体管器件. 通过对器件性能与沟道形态的研究, 我们发现退火处理能促进方酸菁薄膜由无定形态向多晶态转变, 从而使薄膜晶体管的迁移率从10-5 cm2?V-1?s-1量级提高到10-3 cm2?V-1?s-1量级. 顶接触结构单晶器件获得了7.8×10-2 cm2?V-1?s-1的迁移率. 未封装的方酸菁晶体管在大气中也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新型含氮螯合树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兴娟  申颖 《合成化学》2008,16(1):24-27
以三甘醇和苯磺酰氯为原料,二乙烯三胺为交联剂合成了新型含氮螯合树脂(5),其结构经IR表征.讨论了Ni2 浓度和pH对5吸附容量的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5对Ni2 的吸附速率符合鲛岛公式.  相似文献   
9.
D-色氨酸为保护剂和还原剂, 采用水热法快速制备了具有强荧光的金纳米簇(D-Trp@AuNCs); 以其作为荧光探针, 建立了基于荧光猝灭的选择性高灵敏检测Fe3+的传感方法.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红外光谱(IR)等手段对制备的金纳米簇进行了表征, 并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D-Trp@AuNCs的荧光性能. 结果表明, D-Trp@AuNCs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其最大激发波长为370 nm, 最大发射波长为460 nm; 向金纳米簇溶液中加入Fe3+后, D-Trp@AuNCs的荧光发生明显猝灭, 其猝灭程度与Fe3+的浓度在0.3~500.0 μ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33.1 nmol/L(S/N=3). 将该荧光探针用于实际水样中Fe3+的检测, 回收率为86.6%~106.5%.  相似文献   
10.
酶反应动力学及人血清中手性氨基酸的LIE-CE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性分析在生命起源研究、生命科学研究、药物研究、疾病研究、食品研究等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近年来,手性离子配体交换技术在手性氨基酸的分析的应用备受关注.本研究建立了了以Zn(Ⅱ)为中心离子的手性氨基酸离子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方法(LIE-CE)及氨基酸的丹酰氯在线衍生技术,并进一步开展了人血清中手性氨基酸的分析及酶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