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化学   26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聚氯乙烯表面共价键合肝素及抗凝血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Ar等离子体引发聚乙二醇(PEG)在聚氯乙烯(PVC)表面固定化,进一步对固定PEG后的PVC进行肝素化处理,以改善PVC材料的抗凝血性能。探讨了PEG浓度对Ar等离子体固定化反应效果的影响。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镜(SEM)和接触角测定研究了固定PEG前后PVC的表面性能和表面形貌的变化。XPS分析证实肝素已成功地共价键合于PVC表面。采用体外凝血时间测定和血小板粘附实验对材料的抗凝血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被修饰PVC材料的抗凝血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辛烷/钐盐水溶液(氨水)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 控制合成Sm2O3球形纳米粒子. 绘制出25 ℃下CTAB/正丁醇/正辛烷/钐盐水溶液(氨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 得到了反相微乳液区.在此反相微乳区内合成了Sm2O3的前驱体, 对前驱体进行热分析(TG-DSC), 确定了得到纳米Sm2O3产物的适宜焙烧温度为900 ℃, 并考察了微乳液中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产物的影响. 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激光粒度仪(NSA)、荧光光谱(FS)仪等分析方法对Sm2O3产物的形貌、晶形、粒径及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25 益下利用反相微乳液法, 成功地制备了粒径分布较窄、分散性良好的球形纳米Sm2O3粒子, 粒径约20 nm左右, 且表现出较强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思维导图的特征以及思维导图软件XMind的主要功能特点,阐述了思维导图应用于物理化学的理论基础。以XMind软件作为绘制工具,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例,探讨了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单元总结中,在建构知识体系、把握知识脉络以及训练思维能力方面的有效作用。进一步以本章重要知识点"熵增加原理"为例,尝试思维导图在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拓展应用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均相反应器,在没有添加剂的条件下合成了具有多孔结构的Cu2O微球.考察了合成时间以及反应器旋转速度对Cu2O微球结构的影响.通过增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用量,使得Cu2O从多孔微球转变为立方体孪晶,最终形成十四面体孪晶结构.同时,将不同结构的Cu2O多晶应用于催化高氯酸铵(AP)的热分解,结果表明:多孔Cu2O微球较其它结构的Cu2O对AP的热分解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使得AP的低温分解温度降低了37.4°C,而AP在低温阶段的分解量也由8.7%增加至49.0%.  相似文献   
5.
氧化铬柱层状铌酸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先用正丙胺预支撑层状铌酸,然后同氯化四甲铵水溶液进行离子交换,最后再与醋酸铬(Ⅲ)水溶液反应可得含铬(Ⅲ)聚合离子支撑的层状铌酸。进一步焙烧所得含铬(Ⅲ)聚合离子支撑的层状铌酸可得氧化铬柱层状铌酸。该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700℃)和BET比表面(66.7 m2/g),是一类中等偏弱的新型多孔固体酸(平均孔径为3.3 nm,总酸量为188.3 μmol/g,且主要为Lewis酸)。  相似文献   
6.
注入型人工晶状体具有正常晶状体位置和生理调节功能的双重特性,因此,对其进行合成与制备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注入型人工晶状体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硅酮聚合物、光聚合物、聚氨酯共聚物、巯基聚合物这四类注入型人工晶状体材料的结构、基本性能和医用特性,对每种材料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聚乙烯表面接枝聚合改性及抗凝血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聚乙烯(PE)膜经Ar等离子体预处理,无光引发剂紫外光照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然后进行肝素化处理,以改善PE的抗凝血性能。用正交实验确定接枝反应的最优条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接触角测定PE膜接枝GMA前后表面性能和表面形貌。用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血小板粘附实验对其抗凝血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被修饰PE膜的抗凝血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粒径可控纳米CeO_2的微乳液法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辛烷/硝酸铈(Ce(NO3)3)水溶液(氨水)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合成CeO2前驱体,利用热重(TG)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方法确定了得到纳米CeO2的适宜焙烧温度为550℃,CeO2前驱体经550℃焙烧后得到纳米CeO2.采用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手段分别对纳米CeO2的晶形、形貌、粒径及紫外吸收性质进行了表征,该纳米CeO2粒子具有立方晶型结构,分散性较好、粒径范围为5-18nm.考察了微乳液中正辛烷与正丁醇质量比、Ce(NO3)3浓度对纳米CeO2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微乳液法,通过改变微乳液中正辛烷与正丁醇质量比、Ce(NO3)3浓度能够对纳米CeO2粒径进行有效控制;纳米CeO2的粒径均随着正辛烷与正丁醇质量比和Ce(NO3)3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同时,对不同条件下制得的纳米CeO2的紫外吸收性质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9.
以AIBN为引发剂,AET·HCl为链转移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具有温敏性的P(NIPAM-co-NMAM)-g-(PLLA-g-MAAH)接枝共聚物.通过NMR、FTIR和GPC分析研究了生成的接枝共聚物的化学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利用DLS和TEM手段对产物的粒子尺寸、分布及其形貌进行了研究;利用透光率及表面张力测定研究了其温敏行为及胶束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P(NIPAM-co-NMAM)-g-(PLLA-g-MAAH)接枝共聚物在水溶液中形成近似球形胶束,平均粒子尺寸约20 nm,具有最低临界溶液温度约42℃,临界胶束浓度约28 mg/L.MTT试验表明合成的共聚物无细胞毒性或有轻微毒性,有望成为一种有潜力的生物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步交换法制得铝聚合离子柱层状镧钛酸盐,通过在空气中焙烧得到了氧化铝柱层状镧钛酸盐.采用XRD和比表面及孔径分布测定等方法研究了合成条件对产物的层间距、热稳定性及比表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