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8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建立米格列奈钙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SB—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水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为2.4)-乙腈(55:45);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1mL/min;柱温:30℃。结果:建立的色谱方法是有关物质与主药分离良好,米格列奈钙在80μg/mL-120μg/mL范围内,r=0.9999,浓度与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米格列奈钙的含量测定及其有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一种侧链上同时含有液晶基元、柔性间隔基和肉桂酰感光基团的新型液晶聚合物,用核磁共振(1H NM 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 IR)确定了上述中间体的结构,并用热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聚合物性能.经线性偏振紫外光聚合技术处理聚合物膜,通过检测照射前后聚合物薄膜透光率的变化可知,所制备的取向薄膜具有良好的定向能力,该聚合物是一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型光控取向薄膜材料.  相似文献   
3.
树脂吸附法D-核糖发酵液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考察了六种不同树脂对D-核糖发酵液的脱色作用,详细地研究了吸附工艺条件对树脂脱色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25℃下,以1.0BV/h的流速进行吸附时,NKA-Ⅱ树脂对D-核糖发酵液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脱色率91%,处理量5.7BV;并对树脂再生的条件进行了较详尽研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在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接枝了反应性单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并进一步与正硅酸乙酯进行共水解反应.热失重分析(TG)结果表明,水解产物中碳纳米管的热稳定性较水解前有显著的提高.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观测结果显示,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了有机/无机杂化网络结构层.  相似文献   
5.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连续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a含量的Na-PtSnCe/γ-Al2O3催化剂,结合XRD、Py-IR、H2-TPR和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催化剂表面酸性及负载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微型催化反应装置考察了碱金属Na助剂含量和焙烧温度对负载型Na-PtSnCe/γ-Al2O3催化剂的丙烷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PtSnCe/γ-Al2O3催化剂丙烷脱氢性能优于PtSnCe/γ-Al2O3催化剂,最佳Na含量为0.2%;适量Na助剂的添加可以降低催化剂的表面酸,增强催化剂中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界面作用,提高催化反应的稳定性和选择性;550℃焙烧的Na-PtSnCe/γ-Al2O3催化剂,Pt组分与各助剂及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增强,催化剂具有最佳反应稳定性和最高丙烯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Ca或Ce改性的PtSn/MCM-41催化剂,利用XRD、N2吸附-脱附、TPR、TEM和TGA等技术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微型催化反应装置评价了其催化丙烷脱氢的性能,并分析了反应后催化剂的积炭情况。结果表明,PtSn/MCM-41催化剂中加入Ca或Ce助剂后,增强了丙烷脱氢催化性能,这不仅与助剂和活性组分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有关,而且Ca或Ce助剂的加入会减少由于积炭而导致催化剂的失活。  相似文献   
7.
腺嘌呤取代锌卟啉配合物的自组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带有腺嘌呤取代基的锌卟啉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腺嘌呤取代基与中心金属锌的轴向配位驱动了自组装。分子量的测量及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表明,存在由自组装而产生的卟啉低聚物。  相似文献   
8.
通过组合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和氨基酸可控开环聚合(ROP)两种方法,合成得到聚异丙基丙烯酰胺-b-聚(L-谷氨酸)嵌段共聚物(PNIPAAm55-b-PLGA35).以5-氨基戊醇、12-硫醇等为原料,合成了新型的芴甲氧基保护的三硫酯链转移剂.使用核磁氢谱、凝胶排阻色谱对产物进行验证.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表征,证明了该嵌段共聚物具有刺激响应性的胶束化行为.  相似文献   
9.
新型光取向液晶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液晶分子常规的定向方法是对涂有定向膜的基片进行摩擦,这种方法简单、方便,然而在摩擦过程中却难以避免产生机械划痕、污染或静电,影响了液晶分子取向的均匀性,光控取向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液晶定向新技术,即通过激光或偏振紫外光照射,引发基片上的聚合物薄膜发生光致聚合、光致异构或光致分解反应,产生表面的各向异性,进而诱导液晶分子取向。  相似文献   
10.
含Sr纳米晶粒二氧化钛多孔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导体光催化剂引发的光化学反应被广泛地应用到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深度处理、 光有机合成、 能量的转化与存储等研究领域[1~5]. 其中, 利用半导体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近年来, 通过掺杂和负载重金属-[6]和金属氧化物[7]等方法来改性二氧化钛,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光催化活性, 但是没有彻底解决催化剂回收和重复使用的问题.本文通过溶液浸渍和高温处理的方法合成了含Sr纳米晶粒二氧化钛多孔微球, 在保证了二氧化钛微球粒径较大、 易于回收和重复使用等优点的同时, 使其降解活性艳蓝的活性提高了2倍, 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