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磷腈磷杂菲双基阻燃剂因阻燃效率高、可同时在气相和凝聚相发挥阻燃作用,得到了相关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合成了双基阻燃剂六(4-(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硫化物)-羟甲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AP-DOPS),并将其与聚乳酸(PLA)共混,制备复合材料HAP-DOPS/PLA,再通过TG/DTG方法研究其热稳定性,最后采用Kissinger法、Flynn-Wall-Ozawa法和Coats-Redfern法研究复合材料HAP-DOPS/PLA的非等温热降解动力学,求出其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并推测其热降解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与纯PLA相比,HAP-DOPS/PLA的初始分解温度(T5%)、最大热失重速率(Rmax)和峰温(TP)均降低,残炭量升高,热降解活化能降低,热降解动力学参数EK=151.53 kJ/mol,EO=151.76 kJ/mol,AK=9.21×1011min-1,...  相似文献   
2.
用精密自动绝热量热仪测定了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在78—395K温区的摩尔热容.根据实验测定的热容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出热容对温度的多项式方程,得到其相变焓、相变熵分别为34.295kJ·mol^-1、93.009J·K^-1·mol^-1.根据热力学函数关系式计算了其在80—395K温区每隔5K的热力学函数[HT—H298.15]和[ST-S298.15].此外,用TG—DSC热分析技术进一步考查了该物质在相变区间的重复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活性碳纳米纤维对VOC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不同直径的活性碳纳米纤维及活性碳纤维对苯、甲苯和乙醇蒸汽的吸附等温线,研究不同直径的活性碳纳米纤维及活性碳纤维吸附挥发性有机物(VOC)气体性能的差异。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碳纤维直径在10μm数量级,随直径减小,纤维晶体性变差,结构无序性增大;微孔达0.4~0.8 nm时VOC气体分子更易进入与吸附位结合;活性碳纳米纤维及活性碳纤维氮吸附-脱附曲线均为Ⅰ型。故分压比低于0.01时活性碳纳米纤维对苯、甲苯和乙醇的吸附量要高于活性碳纤维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4.
以金属镁片为前驱体,用氨基乙酸辅助化学液相沉积方法在室温下合成具有三维花状形貌的氢氧化镁纳米结构,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和热分析技术对氢氧化镁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三维花状形貌的氢氧化镁是由氢氧化镁纳米薄片组装而成,并具有高的纯度。初步分析氨基乙酸辅助化学液相沉积法制备花状氢氧化镁的可能机理。这种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方便等特点,并可以应用于制备其它不同形貌的金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  相似文献   
5.
以金属镁为前驱体,用生物分子氨基乙酸辅助化学液相沉积方法在室温下合成了具有复杂三维花状的纳米结构的氢氧化镁.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和热分析技术对所合成的三维氢氧化镁产物进行了微观形貌和微观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纳米花状形貌的氢氧化镁是由超薄的纳米壁构成,并具有较高的纯度.对氨基乙酸辅助化学液相沉积法制备花状氢氧化镁的可能机理进行了研究.这种生物分子辅助化学液相沉积方法被很好地用来制备特殊形貌的氢氧化镁通过在液相中连续的供给、输运和分解镁络合物.这种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方便等特点,并有望拓展到制备其它具有不同形貌的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  相似文献   
6.
运动双原子与腔场作用模型中原子布居的演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蔡勋明  邹光龙 《光子学报》2011,40(6):944-948
为了找出原子运动对原子布居演化的影响,通过建立两原子在一光学谐振腔中运动的模型,用量子力学分析原子具有不同速度时两原子布居数演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光学腔中光场处于相干态,而原子处于运动中时,两原子的能级布居演化与光学腔场模结构相关联.假如初始时刻原子的位置固定在腔中某一位置,两原子的布居演化在少光子数呈现出周期性,多光...  相似文献   
7.
正十六烷聚脲微胶囊化相变材料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了直径大约2.5 μm可用于热能储存含相变材料的聚脲包覆微胶囊.在含乳化剂的水溶液中,将溶有芯材正十六烷的有机相乳化成微米级油性液滴,随后加入的水溶性单体二胺与甲苯2,4-二异氰酸酯在胶束界面相互反应形成囊壁.分别用乙烯二胺,1,6-己二胺和它们的混合物作为水溶性单体进行了研究.并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分别考察了不同胺类对微胶囊化学结构和热性质的影响.红外谱图显示合成了聚脲微胶囊,热重曲线表明含正十六烷的聚脲微胶囊能够耐受大约300 ℃高温,差示扫描量热测试表明所有样品均具有合适的相转变热,冷热循环实验揭示微胶囊能够维持储热容量不衰减.研究表明微胶囊化的正十六烷作为相变储热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