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66篇
物理学   7篇
综合类   7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侧链含有亚甲氧基连接基高分子液晶的合成及表征.用酚类与苯甲基氯制备了六种单体,用硅氢加成法合成了高分子液晶.六种单体为:4-(4—烯丙氧基苯甲氧基)联苯(M1),4’—甲氧苯基4—烯丙氧基苯甲醚(M2),4’—甲苯基—4—烯丙氧基苯甲醚(M3),苯基4—烯丙氧基苯甲醚(M4),4—(4-烯丙氧基苯甲氧基)4’—甲氧基联苯(M5),4—(4—甲氧基苯甲氧基)-4’—烯丙氧基联苯(M6).用偏光显微镜和DSC测定了单体和高分子液晶的相转变温度和介晶范围,单体M5和M6显示较好的液晶性,聚合物PM1、PM5、PM6、P(M2—M5)和P(M2—M6)显示出较好的液晶性,共聚物液晶比其它高分子液晶的介晶范围宽.  相似文献   
2.
压力流驱动电色谱分析方法及其若干色谱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玉林  张建华 《分析化学》1998,26(12):1413-1418
压力流驱动电色谱分析方法是一种新型色谱技术。它组合了HPLC和电泳两种技术,为分离提供了更多可控制的因素。介绍了压力流驱动电色谱的装置和毛细管电色谱柱的装置方法,从理论上讨论了影响电色谱分离的因素并用实验数据加以证明。最后尝试性地将电色谱法用于测定香蕉样品中萨索啉(Salsolinol)等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全丙基-β-CD气相色谱柱,得到了和对应静态柱相当的柱效,并和静态法色谱柱做了对Grob试剂和某些苯系位置异构体分离性能方面的比较.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制备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柱有相似的分离性能.初步探索了用溶胶凝胶法涂渍非端羟基固定相气相色谱毛细管柱的机理,说明了溶胶凝胶前体所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对固定相有裹挟作用,这种裹挟作用是固定相涂渍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新型固定化pH梯度毛细管等电聚焦方法用于蛋白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键合建立一种固定化pH梯度的方法,用于毛细管等电聚焦分离蛋白质.采用微流控泵驱动毛细管内的聚焦区带,通过调节泵的流量,从而调节聚焦区带的迁移速度.该方法避免了自由溶液聚焦时两性电解质所带来的影响,实现了高灵敏度及检测波长自由选择等优点,适用于两步法毛细管电泳等电聚焦分离蛋白质等两性电解质.本文考察了对牛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两种蛋白质混合物的分离,证明了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
杨威  邓玉林 《分析试验室》2007,26(9):120-12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库仑阵列多电极检测器体系(HPLC-ECD)建立了一套操作简便、高效、快速测定羟自由基的方法,并探究了检测的灵敏性,浓度和响应因子之间的线性关系,系统的稳定性等.2,3-二羟基苯甲酸(2,3-DHBA)、 2,5-二羟基苯甲酸(2,5-DHBA)以及水杨酸(S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 0.9996、 0.9968.2,3-DHBA和2,5-DHBA的检出限都低于0.1 ng/mL,SA的检出限均低于10 ng/mL,各种物质的方法回收率为100.5%~102.9%.  相似文献   
6.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NiFe2O4粉体样品,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La2/3Sr1/3MnO3的多晶样品.用无压烧结制备了名义组分为(La2/3 Sr1/3MnO3)1-x(NiFe2O4)x(x=0,0.05,0.10,0.20)的多晶样品.在1.8×107A/m磁场作用下,当x=0时,样品的磁电阻随温度几乎成线性变化;当x=0.10时,样品在335 K时出现峰值,磁电阻值达35%.  相似文献   
7.
高温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丽颖  戴荣继  邓玉林  傅若农 《色谱》1995,13(2):108-109
研究了臭氧交联法制备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方法,即用镀铝石英毛细管,涂渍SE31,经臭氧交联,最高使用温度可达360℃。测试的结果表明其柱效高,吸附性小,热稳定性好,适用于烃类、醇类、多环芳烃及二硝基甲苯和三硝基甲苯的分离。  相似文献   
8.
张建华  邓玉林 《色谱》2003,21(6):587-589
首次发展了一种新型快速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直接拆分血液中手性药物盐酸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MPH)的主要代谢产物盐酸哌醋甲酸(ritalinic acid, RA)的方法。实验中采用α1-酸性糖蛋白手性分离柱,以0.4%(体积分数)的醋酸水溶液(含体积分数0.1%的DMOA,pH 3.4)为流动相,成功地对体外试验中RA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人和狗的血浆中d-MPH的代谢速度明显的快于l-MPH。  相似文献   
9.
采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粗提单胺氧化酶(MAO)与其专一性底物犬尿胺(Kyn)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并引入MAO抑制剂氯吉兰对该特异性相互作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缓冲液中MAO浓度的增大,Kyn相对两个内标的迁移时间比率(RMTR)逐渐减小.而加入氯吉兰后,Kyn的RMTR值比未加入抑制剂时有所增大.说明MAO活性位...  相似文献   
10.
屈锋  韩彬  邓玉林  张丽华  张玉奎 《色谱》2008,26(3):274-279
对自由流电泳的分离原理、分离模式、影响分离的因素和条件以及自由流电泳仪器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对近年来自由流电泳在离子、小分子和微粒分离,多肽和蛋白质分离,细胞和细胞器分离,药物对映体分离,微芯片装置以及蛋白质组学等方面应用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引用文献73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