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7篇
物理学   2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颖  张云  林良良  许虎君 《应用化学》2022,39(8):1262-1273
将N‑月桂酰基甲基丙氨酸钠(SLMA)依次与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LAB)、烷基糖苷(APG1214)分别进行二元及三元复配,通过吊片法、稳态荧光探针法、动态光散射及稳态荧光猝灭法,对SLMA/LAB二元复配体系及SLMA/LAB/APG三元复配体系间的协同增效作用,以及溶液组成对其微极性、平均流体力学半径及胶束聚集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应用正规溶液理论计算二元及三元复配体系的相互作用参数。结果表明,SLMA/LAB二元复配体系及SLMA/LAB/APG三元复配体系均表现出全面增效的协同作用,其最佳物质的量比分别为n(SLMA)∶n(LAB)=3∶7,n(SLMA/LAB)∶n(APG1214)=3∶7,对应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1.054×10^(−3)和1.595×10^(−4) mol/L,SLMA/LAB二元复配体系趋于形成分布集中的单一形态聚集体,且总体偏小;SLMA/LAB/APG三元复配体系的胶束大小比单一体系分布宽,且其胶束体积明显大于二元复配体系。两种复配体系所形成的胶束聚集数均小于单一体系,形成了更加紧密、稳定、较小的胶束结构。SLMA/LAB二元复配体系及SLMA/LAB/APG三元复配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加快了稳定胶束的形成,胶束大小分布较宽,以球状及非球状胶束的形式存在,且复配体系形成了更加紧密的胶束结构。  相似文献   
2.
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分子有序聚集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芘为荧光探针、二苯甲酮为猝灭剂,以分子荧光探针法首次测定了由刚性基团联接的特殊双亲水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16-MADS)的胶束聚集数(Nm),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无机盐浓度和温度对Nm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必须高于临界胶束浓度(cmc)一个数量级时,才能测定出较为合适的Nm;随着C16-MADS浓度的增大,Nm增大,胶束内核的微极性变小;而温度对Nm的影响极小。与传统的单亲水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C16-MADS的有序聚集体表现出许多不同之处,如Nm仅为传统的单亲水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聚集数的一半,无机盐浓度对Nm的影响极小,胶束内核的微极性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3.
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α-十二烯、二苯醚及氯磺酸为原料合成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对合成过程中的烷基化和磺化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用LC/MS进行了表征.单烷基化的较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时间4 h,n(二苯醚)∶n(α-十二烯)=1.0∶1.0,反应温度为70℃,烷基化的产率达88%;磺化的较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时间20 min,n(烷基二苯醚)∶n(氯磺酸)=1∶5,反应温度为10℃,磺酸基的数目为1.86.最后考察了合成样品的表面化学性能及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三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复配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丹丹  许虎君  赵伟 《应用化学》2007,24(10):1211-1215
以环氧氯丙烷、叔胺、甘油为主要原料,水为溶剂,经过开环、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新型三联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Ⅲ-12-4),得率为86.9%。采用质谱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证明所得产物即为目标产物。通过采用DCA-315型表面张力及动态接触角分析仪对表面张力的测定研究了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体系的表面化学性质,稳态荧光探针法考察了微极性变化,还得到了胶束聚集数。结果表明,复配体系与单一体系相比,具有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降低表面张力的效能,表现出协同效应。当n(Ⅲ-12-4)∶n(SDS)=3∶7时,复配体系的临界表面张力(γcmc)和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16.95mN/m和1.33×10-5mol/L,并且胶束聚集数只有SDS的1/6,混合胶束结构紧密,微极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以苯胺、环氧氯丙烷和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为原料,合成了含有苯环的阳离子Gemini型沥青乳化剂3,3'-苯基亚氨基-(二(2-羟基丙基-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G-T)。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质谱(MS)和核磁共振谱(1H 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研究了其Krafft点、乳化性能和乳化沥青时的相关性能,并测定了25~40 ℃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平衡表面张力(γcmc)及计算了相应的热力学函数。 结果表明,G-T的Krafft点低于0 ℃,乳化分水时间为309 s。 25 ℃时,cmc为1.269×10-3 mol/L,γcmc为38.33 mN/m。 随着温度的升高,cmc增大、γcmc减小、饱和吸附量(Γmax)减小、极限占有面积(Amin)增大。 乳化沥青测试表明,G-T拌和时间为255 s,是慢裂型沥青乳化剂。 所制备的乳化沥青满足微表处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6.
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表面化学性质及胶团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滴体积法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 系统地研究了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16-MADS)在不同温度(298.0~318.0 K)和不同NaCl浓度(0~0.50 mol•L-1)下的表面活性. 结果表明, 温度升高使C16-MADS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略有增大, 表面极限吸附量(Γ)降低. cmc随NaCl浓度的增大从1.45×10-4 mol•L-1降至4.10×10-5 mol•L-1, 但最低表面张力(γcmc)基本不受影响. 在298.0 K与303.0 K时, NaCl浓度的增大, Γ增大; 在308.0、313.0与318.0 K时, NaCl浓度的增大, 出现了Γ从2.27 μmol•m-2降低至1.41 μmol•m-2的“反常”现象. 胶团形成自由能(ΔGm0)随温度和NaCl浓度增加负值增大(-63.98~-76.20 kJ•mol-1), 胶团的形成主要是熵驱动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类绿色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以多种脂肪醇醚AEO3、AEO4、AEO7和AEO9合成了相应的脂肪醇醚羧酸钠产品AE3C、AE4C、AE7C和AE9C。实验发现,采用无机碱时,合成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物摩尔比n(脂肪醇醚):n(氯乙酸)=1:1.3,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11h,质量产率可达95.4%。测定了产品的表面化学性能和应用性能。AEC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7的表面张力相当,但AEC的临界胶束浓度远大于AEO7,AEC的胶束聚集数远小于AEO7。随着环氧乙烷数量的增加,AEC的发泡力和去污力随之增加,乳化力、润湿力则随之减弱。  相似文献   
8.
用荧光光谱法测定Ⅳ-月桂酰基-Ⅳ'-羟乙基乙二胺乙酸盐(两性乙酸钠)的微极性.芘的荧光强度随着两性乙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其第一峰(I1)和第三峰(I3)的强度随两性乙酸钠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到达一定浓度后,趋于稳定.由芘的I1/I3与浓度关系可以得出两性乙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大约为11.03mmol/L),与表面张力法(1.02mmol/L)测定结果一致.同时研究了无机盐的加入对芘的I1/I3值的影响,无机盐的加人使芘的I1/I3值减小,即无机盐的加入使芘所处的微环境极性减小.  相似文献   
9.
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了系列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烷基α,ω双(二甲基酰氧乙基溴化铵).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进行结构分析;用两相化学滴定法测定活性物含量,结果表明:6种已合成的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活性物质量分数均在98.5%以上.同时测定了产物的表面活性、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结果表明: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介于4.46×10-5~4.17×10-4mol/L之间,而相应的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14TABr和C12TABr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4.00×10-3mol/L及1.50×10-2mol/L;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泡沫稳定性及乳化性能也明显优于相应的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0.
Gemini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丙烯酸甲酯、不同的长链脂肪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及乙二胺为主要原料,经过加成、酰化及皂化等反应,合成了一类Gemini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N′-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DAMC)。实验还对合成的表面活性剂(C10-DAMC、C12-DAMC、C14-DAMC、C16-DAMC)相关性能进行了表征。在25℃时,γCMC 分别为28.3、27.1、34.7、41.0mN/m;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3.4×10-3、9.6×10-4、3.8×10-4、1.3×10-4mol/L;胶束聚集数(Nm)分别为47.3、41.6、36.2、30.7。合成样品显示出优良的乳化、润湿、泡沫及耐硬水洗涤等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