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本文就用稳定法测量相对渗透率曲线中,存在的注入流量难以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稳流方法。即利用定压毛细管恒流装置代替微量泵作以上测定。并就此用理论及实验结果证明其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均衡流量控水完井技术在新投产水平井中的控水效果多采用“邻井”对比法进行对比评价,评价结果受干扰程度大。基于此类技术原理的控水效果评价方法,可对现有的评价方法进行补充。此类技术控水原理是通过控流装置和分段工具调节各生产段井壁处的回压,从而均衡产液剖面。短时间关井将使得井壁附近回压重新分配,在压力平衡的过程中出现高含水饱和度生产段的流体倒灌进入低含水饱和度生产段的现象。因此,此类技术的生效与倒灌现象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以应用此类技术的LFY13-2-A7井为例,关井前含水稳定在85.00%,再次开井出现含水率从90.81%逐渐降至85.69%后保持稳定且略有下降的“倒灌”现象。该现象与此类技术原理吻合,结合已有的“邻井”对比法结果,进一步证实该技术在LFY13-2-A7井中发挥了控水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物理实验方法模拟了砾石充填井的渗流过程。在填砂管中沿渗流方向设置阻挡地层砂的砾石防砂网 ,注入带有一定地层砂微粒的流体。通过观测堵塞的位置和各渗流段的粒度组成的变化来研究砾石充填井的堵塞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堵塞发生在油砂界面上 ,而油砂界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井中砾石充填不紧实。因此 ,为了延迟堵塞出现的时间 ,应尽可能采用高紧实度的充填方法 ,如压裂充填。在消除堵塞时 ,应从消除油砂界面上的入口滤饼来考虑。  相似文献   
5.
在水平井开采过程中,常见因水平段钻遇泥岩所导致的出泥和泥堵现象,而传统封隔器封隔泥岩段应用效果差、适用性受限。调研发现了应用连续封隔体颗粒防泥堵的相关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材料。通过分析连续封隔体技术在实际生产应用中防泥窜的可行性及其防泥窜效果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计算方法和理论。首次实施连续封隔体防泥技术的工程应用,选取LF油田一口调整井A7H1进行连续封隔体技术完井,投产后该井产能趋势稳定,变化幅度小于4.8%,与未钻遇泥岩的邻井产能相近,米采液指数与临井平均值相差仅为2.02%,表明该技术在防泥堵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充分证明连续封隔体技术在防泥堵,保障水平井高效开采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丈针对致密宕样吸渗曲线测定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丁-种新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原理、实鉴情况作了较详细介绍.实脸表明该方法测定精度高,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
砾石充填井堵塞机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物理实验方法模拟了砾石充填井的渗流过程。在填砂管中沿渗流方向设置阻挡地层砂的砾石防砂网,注入带有一定地层砂微粒的流体。通过观测堵塞的位置和各渗流段的粒度组成的变化来研究砾石充填井的堵塞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堵塞发生在油-砂界面上,而油-砂界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井中砾石充填不紧实。因此,为了延迟堵塞出现的时间,应尽可能采用高紧实度的充填方法,如压裂充填。在消除堵塞时,应从消除油-砂界面上的人口滤饼来考虑。  相似文献   
8.
当前针对物理模型饱和度分布的研究主要针对于一维小岩样和二维小薄模型,针对大厚高压油藏物理模型的方法无人涉及。针对大厚高压油藏物理模型的特点,选取 射线吸收法和lambert 定律进行单个测试点的饱和度测量和计算,然后利用二维数控移动定位系统完成对整个物理模型所有测试点饱和度的测量和计算,最终利用数学插分方法得到油藏物理模型的饱和度分布等值线图,实现对大厚高压油藏二维饱和度分布的预测。通过单点精确度实验及简单验证实验研究表明,利用 射线吸收法预测大厚高压油藏二维饱和度分布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