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方解石是广西大厂矿区常见的脉石矿物。测试了拉么矽卡岩型锌铜矿和铜坑矿床深部矽卡岩型锌铜矿方解石稀土含量,锌铜矿的稀土元素总含量普遍较低,稀土元素总量(ΣREE)=11.15×10~(-6)~16.17×10~(-6),具有明显的有铕正异常,铕异常(δEu)为1.46~2.80,且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轻稀土元素(LREE)/重稀土元素(HREE)为2.63~6.84,配分模式为具有铕正异常的轻稀土富集右倾型模式,这样的配分模式与锡多金属矿方解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似,暗示两者之间可能为同源不同阶段产物;且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为龙箱盖岩体岩浆结晶期后分异出的岩浆热液,成矿环境为还原环境过渡向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   
2.
粤西信宜贵子、茶山和陆川石窝一带浅变质云开群底部层状、似层状变基性超基性岩的研究表明,变基性岩以变辉长岩、变玄武岩、细碧岩、斜长角闪岩为主,伴生一套细碧角斑岩及少量硅质岩,变超基性岩则以蛇纹石化橄榄岩零星出露为特征,它们是遭受后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强烈改造的蛇绿混杂岩。变基性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E-MORB和N-MORB构造环境形成的大洋拉斑玄武岩。变基性岩、斜长角闪岩中获得的Sm-Nd全岩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824±77)Ma和(815±75)Ma,这为华南存在新元古大洋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机械式罗盘接触式测量的应用缺陷,基于激光或红外测距仪测距功能,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结构面产状测量方法,阐述了其测量技术原理和数学处理方法,提供了非接触式电子罗盘开发设想.以测距仪安置点为原点,以磁北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右手空间笛卡尔直角坐标系;旋转测距仪使测量光束射至待测结构面的3个非共线点,分别记录每支测量光束的垂直旋转角、水平旋转角及测量距离;利用空间向量和几何投影关系定量描述待测结构面倾斜状态,计算出结构面的倾角、倾向和走向.新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或难以接触的结构面产状测量,可以有效避免矿物磁性对测量产生的误差,有力地推动了结构面产状测量技术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位于桂西北丹池成矿带上的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是世界重要的铟产地,其铟元素主要赋存在闪锌矿中,而闪锌矿往往与黄铜矿及磁黄铁矿共生。以闪锌矿为对象,在野外、室内矿物学观察基础上,通过高精度电子探针和微量元素分析为手段,研究闪锌矿微量元素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形成原因。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铜坑矿床中的闪锌矿富含大量的微量元素,闪锌矿独特的四面体结构以及较高的Fe含量有利于微量元素的进入,微量元素的相关性不仅反映了元素含量的此消彼长,更反映了成矿时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通过对微量元素相关性及闪锌矿"骨骼"现象的研究,推测闪锌矿丰富的微量元素及"骨骼"现象并非闪锌矿同期产物,而是与岩浆有关的晚期富Cu、Sn、In流体叠加交代早阶段含Cd闪锌矿的结果。一方面,大量的微量元素进入到闪锌矿晶格中;另一方面,岩浆带来的大量Cu元素捕获原有闪锌矿,原有闪锌矿在黄铜矿中重结晶形成雪花状和星状等"骨骼"现象。  相似文献   
5.
为了查明泥堡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机制,对断控型矿体主成矿阶段开展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断控型矿体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有Na Cl-H_2O型、CO_2-Na Cl-H_2O型,其均一温度为90~315.6℃,主要集中在120~180℃,其中中温主要集中在200~240℃,盐度为0.35%~12.85%,主要集中在1%~7%,密度为0.803~1.030 g/cm~3。通过软件计算得出断控型矿体成矿流体压力为26.4~64.2 MPa,平均为42.3 MPa,换算成矿深度为1.0~2.43 km,平均为1.6 km。热力学参数计算表明其成矿流体的酸碱度为5.5~6.2,氧化还原电位为0.084~0.324 V,氧逸度(lgf_(O2))主要集中于-45.07~-37.64。成矿流体总体表现为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弱酸性、相对氧化及低氧逸度的特征,并含不同程度的CO_2及少量的CH_4、CO、H_2S等气体。断控型矿体中CO_2-Na Cl-H_2O热液体系的减压沸腾可能是引起矿质沉淀的重要因素,断控型矿体和层控型矿体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深源岩浆水,流体运移过程中有大气降水和少量的变质水的加入,成矿可能与深部隐伏岩体的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6.
广西大厂铜坑矿床位于桂西北丹池锡多金属成矿带中段,是著名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该矿床由上部锡多金属矿体和新发现的深部矽卡岩型锌铜矿体组成,前人对上部锡多金属矿体的矿化特征和成矿作用等进行过大量研究,但对层状锡多金属矿体的成因分歧较大,且对深部锌铜矿体研究较少。基于此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前人勘查成果及研究分析,对铜坑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特征及矿床成因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认为铜坑矿区存在泥盆纪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燕山晚期成矿作用的叠加改造是矿床形成的主要事件。  相似文献   
7.
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右江盆地北东侧的大厂矿田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地,铜坑矿床是大厂矿田内规模最大、成矿元素最复杂、成矿特征最典型的一个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由上部锡多金属矿体和深部锌铜矿体组成。以铜坑矿床不同类型矿体(锡多金属矿体、锌铜矿体)中的闪锌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微量、稀土元素及H—O同位素分析,进一步探讨区内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并深化矿床成因认识。结果显示,铜坑矿床不同类型矿体中的闪锌矿均以富集Cu、Pb、Fe、Sb、In等元素,贫Ge为特征;闪锌矿的稀土配分模式多为轻稀土富集的“V”形右倾曲线,以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较高、Eu和Ce负异常为特征;闪锌矿H—O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流体以岩浆为主,伴随有大气降水的混入。上述特征表明,铜坑矿床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矿床成因属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