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5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泡沫分离法除去污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用泡沫法分离污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一个平衡级,气液比为1:5,停留时间为35-40min时,脱除率可达92.5%。  相似文献   
2.
以Au作催化剂,将金属铟在空气中加热到900-1000℃,在单质铟表面制备出In2103纳米锥.纳米锥的直径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采用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立方相单晶结构的In2O3纳米锥,其直径和高度分别在0.08~0.7μm和0、5~3.1μm范围可调,且金作为催化剂在纳米锥的生长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研究结果,提出了纳米锥的可能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3.
以Au作催化剂通过在空气中将金属锗加热到550~800℃,在单质锗表面原位大面积生长出了GeO2纳米线.采用扫描电镜和激光喇曼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GeO2纳米线为六方相结构,长度可达30 μm.通过改变加热温度,纳米线的直径可在110~170nm 范围内调节.提出了可能的生长机理以说明GeO2纳米线的形成.并且在GeO2纳米线的喇曼光谱中观察到了声子限制效应.  相似文献   
4.
近年生物光合作用水裂解催化中心的结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为人工模拟光合作用水裂解研究提供了理想的蓝图。人工模拟生物水裂解催化中心、制备高效和廉价的人工水裂解催化剂、获得电能和(或)氢能被认为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想途径。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也是广受关注的重大科学前沿。本文对最近生物水裂解催化中心和其人工模拟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6.
以Au作催化剂, 通过金属铟与氧气在850~1000 ℃的氧化反应, 在单质铟表面原位大面积生长出了In2O3纳米锥. 通过反应温度的改变实现了纳米锥的可控合成. 采用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 结果表明, 纳米锥为立方相单晶结构的In2O3, 其直径和高度分别在0.1~0.6 μm和0.2~2.9 μm范围内可调控. 提出了In2O3纳米锥可能的生长机理. 在室温下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质, 发现了发光峰位于416和439 nm强的蓝光发光, 这一蓝光发光起源于氧化铟纳米锥中氧空位中的电子与铟-氧空位中心中的空穴之间的复合.  相似文献   
7.
纳米CdSe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纳米材料,在发光二极管、生物标记、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CdSe纳米结构单元制备与自组装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出了6种有代表性的制备与组装方法,详细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以及采用这些方法制备的CdSe纳米结构。最后,对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在1050℃氨气和氢气混合气氛中加热金属镓,在镓颗粒表面原位生长出了GaN纳米带、纳米环和Z字结构纳米线.利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不同形貌GaN纳米结构均为单晶六方纤锌矿结构,纳米带宽度在20~300nm,长达30gm;纳米环直径在5-8gm;Z字结构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60nm.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不同形貌GaN纳米结构的可能形成机理.从GaN纳米结构的发光光谱中观察到了发光峰位于361nm强的紫外光发光和456nm弱的蓝光发光,这两种发光分别起源于GaN宽带隙带边的激子发射和浅的给体向深的局域受体的跃迁.  相似文献   
9.
分离稀糟水内固性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红星  郭亚军  朱修锋 《应用科技》2001,28(2):27-28,26
对稀糟水中固性物的分离进行了探讨,指出应分为2个步骤:物理化学处理即加絮凝剂使颗粒形成絮团和固液分离即水力旋流法、泡沫法和过滤法等,并对絮凝原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Fick第一定律为基础,对伴有二级均相化学的瞬态扩散传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化学反应强度为正时,二级反应浓度分布的非Fick解要明显高于一级反应;当化学反应强度为负时,二级反应浓度分布的非Fick解要低于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