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17篇
物理学   2篇
综合类   8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志宏  仇伟  严俊  顾子迪 《高分子学报》2008,(12):1149-1153
以(NH4)2S2O8(APS)为氧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同时为乳化剂和掺杂剂,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聚苯胺膜(PANIfilm),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实时监测聚苯胺膜的形成过程,并对其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苯胺成膜反应对APS是0.5级,对苯胺是1级,聚苯胺膜增长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聚苯胺膜的最终沉积量却减小,表观活化能Ea=41.15kJ/mol,与均相溶液聚合成膜法的结果相近;随着DBSA浓度的增加,聚苯胺膜增长速率减小,而最终的沉积量增大.  相似文献   
2.
纳米金对荧光素的荧光效率具有增强作用,其增强效果取决于纳米金的尺寸大小和浓度。粒径分别为5、15、25 nm的纳米金与不同浓度的荧光素溶液作用后可以增强荧光强度3~10倍,同时讨论了溶液环境和pH值对荧光增强的影响。采用本实验提出的方法可以在生化检测方面提高荧光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表面修饰聚丙烯酸合成超顺磁/荧光纳米复合粒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聚丙烯酸修饰的Fe3O4纳米粒子表面共价结合罗丹明B, 获得分散性和荧光信号均得到改善的超顺磁/荧光复合纳米材料. 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XRD) 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对合成的粒子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羧基化的Fe3O4纳米粒子和Fe3O4-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的粒径基本相同, 为6~10 nm. Fe3O4-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为39.2 A•m2/kg, 室温下呈现超顺磁性, 具有较强的荧光信号.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普鲁士蓝增敏的均相压电免疫分析法,用于人尿液中免疫球蛋白G(IgG)的检测.本方法以蛋白质为种子,形成蛋白质-普鲁士蓝粒子,该粒子不断“滚雪球”增大,使得压电检测信号明显放大.在pH 4.0、盐浓度0.1 mol/L,5 mmol/L FeC13,2.5 mmol/L K4Fe(CN)6(K4Fe(CN)6与蛋白浓度比≥5000),FeCl3加样速度为0.5 μL/s的优化条件下,IgG的检测范围为0~625 nmol/L;检出限为2.4 nmol/L.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均无明显干扰.本方法用于临床样本的IgG测定,并与免疫比浊法进行对比,两者结果一致,表明本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
纳米金增效微重量法核酸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莫志宏  余红伟  王红力 《分析化学》2006,34(8):1169-1171
用纳米金增效以提高微重量法检测核酸的灵敏度。实验研究了纳米金粒径大小对核酸探针固定的表面密度的影响以及探针密度对靶核酸杂交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核酸检测灵敏度与纳米金的粒径大小有密切关系。与粒径为5、15 nm的纳米金相比,用粒径25 nm的纳米金可以获得较高的杂交效率,检测的灵敏度也较高。本实验方法检测核酸的线性范围为0.05~1.2×10-6mol/L;检出限为1.0×10-8mol/L。  相似文献   
6.
以4-巯基苯甲酸(MBA)为调控分子,对照巯基己醇(MCH),基于配体交换法对纳米金(10 nm)表面的寡核苷酸(DNA)自组装进行调控,并用凝胶电泳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纳米金表面,MCH能完全取代DNA.当MCH与纳米金的摩尔比达到2400:1后,纳米金发生凝聚,MBA不能完全取代DNA;MBA和DNA的二元组装层能使纳米金在水溶液中稳定分散.另外用DNA取代MBA的反应比用MBA取代DNA的反应更容易进行.  相似文献   
7.
文章报道了一种青霉素药物鉴测卡的实验室制备方法,研究了所制备的鉴测卡的响应特性,该活性电极响应快速,选择性、稳定性、重现性均较好。电极检测下限可达2.37×10-4mol/L,线性范围为4.68×10-4~1.0×10-1mol/L,斜率为59.3mV/pC。  相似文献   
8.
对单分子层保护的金纳米团簇(Au-MPCs)进行化学修饰,可制成多元单层修饰的金纳米团簇(Au-MMPCs)。常用的修饰方法为配体交换法,这种方法用带有生物活性基团的巯基化合物或二硫化合物取代Au-MPCs表面的配体分子,形成多元单层修饰的金纳米团簇。巯基化合物或二硫化合物中的生物活性基团可使所制备Au-MMPCs与蛋白质、核酸或细胞膜等作用,使Au-MMPCs具有相应的生物活性,从而能广泛应用于细胞转染、药物传输、酶活性调控等生物医学领域。本文介绍了用Brust-Schiffrin法制备Au-MMPCs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基于Au-MMPCs的方法及相关机理,综述了Au-MMPCs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将链置换的高度特异性与纳米金凝聚变色的光学特性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单碱基突变比色检测方法。本方法直接采用纳米金作为比色报告基团,以两个末端均带有巯基的双链DNA为特异捕获探针,利用互补序列和单碱基突变序列对双链探针置换能力的差异,实现了对单碱基突变的检测。本检测方法直观、快速、简便、成本低,pmol级的样品无需仪器就可以观察到颜色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用固相合成法制备阳离子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再将其连接到巯基化合物上,用于纳米金表面配体交换,制备阳离子多肽修饰的纳米金,并研究了这种纳米粒子对油-水(O/W)乳液界面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将含有荧光底物的乳滴同酶直接混合时,45 min内溶液中未检测到荧光信号变化,但向该溶液中加入纳米粒子后溶液中荧光信号立即增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乳液界面酶促反应体系中含有纳米粒子时,纳米粒子表面的阳离子多肽同时吸附带负电荷的酶和乳液,迅速屏蔽酶与乳液之间的电荷排斥,使酶与乳液中的底物能有效接触,加速酶促反应进行;通过选用不同的油相制备乳液,调控纳米粒子与乳液之间的氢键作用,还可使酶促反应速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