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2.
3.
4.
一、杂文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艺术特质要求呼唤变革思维1、变革的社会与杂文的使命中国社会的变革,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艺术上看,从变革的广度还是力度看,今天的变革都是前所未有的,这种社会变革的影响亦是全方位的.杂文这种集政论性和文学性、集新闻性和持久性于一身的文体所受的影响更是首当其冲.在这么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杂文的性质正如瞿秋白在《鲁迅杂感选集》的“序言”评价鲁迅杂文所揭示的:“鲁迅的杂文其实是一种‘社会论文’.”它的特点是“更直接的更迅速的反映社会上的日常事变,”当然这种独特的“社会论文”离不开特有的文学表现形式.但从现代杂文诞生之日始.杂文就与变革的社会血肉相连,陈独秀、胡适之、鲁迅、刘半农、钱玄同等新文化运动的骁将和现代杂文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新青年》“随感录”专栏发表的杂文,便是抨击时弊和呼唤新时代的号角:历史推进到九十年代的今天,新世纪的曙光就在前头,迎接新世纪的中国社会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成熟的崭新巨人.然而,变革正如临盘的婴儿.充满对新生命临世的渴望、喜悦和穿过生命遂道的艰难痛苦,它需要助产士;需要呐喊扶助,需要涤除尘污还生命之清纯.从这个意义上说,杂文是今日变革社会的鼙鼓、号角.它是打开生命之门的手术刀,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