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15篇
晶体学   2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聚酰胺酯是聚酰亚胺的重要预矛体,本文介绍和讨论了芳香聚酰胺酯的合成方法,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微电子等高技术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镍和壳聚糖镧配位聚合物的配位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IR、ESR和XPS的测试结果可知,Ni^2+或La^3+与壳聚糖(CS)键节单元上的氨基N和仲羟基O发生配位反应,形成CS-Ni^2+或CS-La^3+配位聚合物膜。通过电导率研究其配位数,发现Ni^2+或La^3+可与壳聚糖的3个或5个键节单元配位。根据以上的实验可推定中心离子Ni^2+与壳聚糖3个键节单元上的氨基N和仲羟基O结合,形成六配位的CS-Ni配位聚合物La^3+与壳聚糖5个键节单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聚酰胺酸(PAA)的DMAc溶液中添加胺和非溶剂,制得PAA纳米乳液.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仪的分析表明:PAA纳米乳液液滴的形状较为规整,尺寸分布在50~100 nm之间.研究了PAA纳米乳液形成的影响因素,发现聚酰胺酸盐的形成是PAA纳米乳液的形成和稳定的关键.结果表明:以甲醇为分散介质,控制三乙胺与PAA中羧基的比例(R)在0.6~0.7之间,甲醇与DMAc的比值(P/S)在1.5~2.25之间,可以制得稳定的PAA纳米乳液.  相似文献   
5.
以豆粕和鸡肉为原料,利用Mailard反应技术和脂肪控制氧化技术制备鸡肉味香精,系统研究了鸡肉蛋白及大豆蛋白水解反应、鸡油控制氧化反应以及Mailard反应的实验室最佳反应条件,并在工业生产中验证.实验所得鸡油氧化较佳反应条件为:温度130℃,时间2 h,空气流速为每100 g油0.15 m3/h;美拉德反应条件为:温度90℃,pH 8.0,时间120 min.  相似文献   
6.
以虎尾轮根为原料,采用乙醇水溶液浸提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并研究该类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虎尾轮根部黄酮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为70%,料液比为1(g)∶25(mL),浸提温度为60℃,浸提时间为4h,此条件下黄酮提取量可达到48.44mg·g-1,同时发现虎尾轮根部黄酮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半抑制质量浓度(ρIC50)为2.43mg·L-1,强于维生素C,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7.
热致液晶三元共聚酯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直接熔融缩聚方法由1 ,6 - 己撑- 双(4 - 羟基酞酰亚胺)(BHPI) 、对羟基苯甲酸(PH BA) 和对苯二甲酸(TPA) 合成一系列三元共聚酯酰亚胺。对聚合物进行示差扫描量热(DSC) 、偏光显微镜(PLM) 、广角X- 射线衍射(WAXD) 等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该系列聚合物具有向列型液晶特征。  相似文献   
8.
以含悬挂羟基的聚丙烯为引发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催化己内酯开环聚合,成功制备了一系列支链为聚己内酯的功能化接枝聚丙烯,并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D)等技术手段对聚合物进行了明确的结构表征。 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温度为90 ℃,通过改变接枝时间可以调控己内酯链段的长度。 将成功接枝的功能化聚丙烯用做聚丙烯与尼龙-6共混体系的增容剂,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的方法考察了该增容剂对共混体系的影响。 SEM 显示增容剂的加入显著地降低了界面张力,减小了分散相的尺寸,增强了界面的粘结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硼酸酯偶联剂干法改性沉淀白炭黑,并将此改性沉淀白炭黑(SiO2-EB)填充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聚物中制备复合材料(SiO2-EB/ABS).运用FE-SEM观察到经过硼酸酯处理的沉淀白炭黑的分散性较改性前的明显改善,即单个颗粒间黏结团聚明显降低.通过FT-IR和TGA手段证实在沉淀白炭黑表面存在部分偶联的硼酸酯分子.通过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测试表明,改性沉淀白炭黑在ABS塑料中最佳填充范围在7.5%~10.0%,其中填充10.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比未改性的填充复合物分别提高了18.1%和40.2%.随着改性沉淀白炭黑的填充以及填充量的增加(5.0%、7.5%、10.0%、20.0%),所得复合材料的分解温度由纯ABS的410.3℃逐渐提高到416.6℃(改性沉淀白炭黑填充量达10.0%),材料耐热性能有所增强.对于复合材料拉伸断面的表观形貌,FE-SEM观察结果显示改性沉淀白炭黑在ABS复合材料中分散性能良好,填充量达到20.0%时仍然无明显团聚,且与ABS基材界面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叶文波  黄世俊  关怀民  童跃进 《应用化学》2012,29(10):1123-1129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有机硅前驱体,通过酸-碱催化水解-缩合得到聚有机硅氧烷凝胶,经浸涂-提拉成膜技术在玻璃表面制备超疏水聚硅氧烷涂层。通过红外光谱(FT-IR)、水接触角(WCA)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分析技术对涂层进行了结构表征、疏水性测试和表面形貌观察。结果表明,涂层内部形成带有甲基和残余硅羟基基团的网络结构。当n(MTES)∶n(EtOH)∶n(H2O)分别为1∶35∶8和1∶45∶8时,在室温制备的涂层对水的接触角可分别高达160°和162°,滚动角均低至7°,并且涂层在250℃以下的热处理过程中,其疏水性基本保持不变。FE-SEM观察证实了涂层表面分布着许多孔径为0.5~1.0μm的微孔和粒径为50~100 nm的纳米颗粒聚集体,具有微-纳米尺寸相结合的双重结构。此外涂层还具有较高的透明性、对腐蚀性液体具有超疏水性。研制得到的超疏水涂层有望用于玻璃、织物、金属和塑料等基底表面作为保护和防腐蚀涂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