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5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苯乙烯磺酸钠(NaSS)为离子单体,将其介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正硅酸乙酯(TEOS)的原位分散聚合体系,以获得较少分散剂用量下的多功能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SiO2/PMMA)复合体系的单分散微球,采用XRD、SEM、TEM、FTIR、TGA和DSC对所获SiO2/PMMA复合微球进行了表征,并对其防水性能及单体合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散聚合体系中加入正硅酸乙酯(TEOS)获得的纳米SiO2颗粒,可提高聚合物PMMA的疏水性能,且对该复合材料的透光率影响不大,仍具有很高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荧光光谱已经得到了相当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当激发光波长位于310~360nm时,可以观察到位于360~390nm范围的荧光发光,这部分荧光的来源有很多争议,至今未取得一致的看法,有作者认为,此处的荧光发光是PET链段上苯环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基态二聚体(ground-state dimer)引起的发光;还有人认为这是苯环基团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激基缔合物的发光(excimeric emission)。  相似文献   
3.
利用内耗和DSC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纳米粒子含量PET/SiO2纳米复合材料和纯PET弛豫性能的变化,并计算出次级弛豫峰的激活能和峰高以及主级弛豫的激活参数和峰高.结果发现内耗峰的峰高和主弛豫的激活参数以及次级弛豫的激活能随纳米SiO2的增加而减小.一方面内耗峰的峰高主要是PET的非晶区的分子链或基团运动产生,因此纳米粒子的高效成核效应,促进PET结晶成核,非晶区减小,导致内耗峰减小.另一方面由于纳米粒子与PET产生化学接枝以及氢键等作用,对链段的运动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导致主弛豫的激活参数和次级弛豫的激活能的增加.因此纳米SiO2颗粒与PET基体之间的化学和物理相互作用导致了PET链段的弛豫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在棉织物表面构筑了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PHMGP)/聚磷酸铵(APP)/PHMGP/海藻酸钾(PA)-碳纳米管(CNT)四分子层构成的有机-无机杂化膜,赋予了棉织物良好的防火性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的结果表明,自组装涂层在棉织物上近似呈现线性生长.绝缘电测量显示,由于在纤维上形成了致密的CNT导电网络结构,棉织物经10层自组装涂层处理后电阻率大幅度下降,从1.8×1010Ω·cm降低到9.1×104Ω·cm,导电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所有织物样品的热性能和燃烧测试结果均表明,该自组装涂层赋予了棉织物良好的阻燃性能.随着涂层层数的增加,残炭量大幅度增加,燃烧时间逐渐减少,燃烧后的余焰现象消失,同时织物仍然保持完整的结构.残炭的扫描电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结果证实,棉织物上的阻燃增强效应归因于膨胀阻燃涂层与CNT物理阻隔层的协同热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笼形倍半硅氧烷(POSS)纳米粒子与二苯基甲烷-4,4'-二异腈酸酯之间的相容性,采用聚合法合成聚氨酯/POSS纳米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测试表明POSS粒子均匀分散在聚氨酯基体中,热重分析、氧指数及垂直燃烧测试表明:POSS能使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法(DMA)研究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链段弛豫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EPDM样品依次出现了3个内耗弛豫峰,分别是玻璃化转变(α转变)、sub-Rouse模式转变(α'转变)和Rouse模式转变(α″转变).通过分析频率谱中弛豫时间、弛豫强度、耦合参数和形状因子分别随温度的变化,发现在温度为384 K处,sub-Rouse模式转变存在动态转折点TB.而且,转折点的弛豫时间τα'(TB)大约是0.11 s,这与文献报道的PS及PVAc/PEO共混物(10(-0.5±0.5)s)等材料的弛豫时间非常接近,表明该转折点是在特定的弛豫时间产生的.基于链段耦合模型,我们提出此转折点是由低于TB温度时分子间耦合增强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Colloidal boehmite particles have been included into a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matrix by in situ polymerization. Boehmite nanoparticles were produced by the controlled hydrolysis of aluminium isopropylate. The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Transmitted Electronic Microscopy (TEM)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which revealed the particles of magnitude about 10 nm. The particles have been used without any surface modif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anocomposite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TEM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TEM images indicate that the particles have been homogeneously dispersed in the polymer. DSC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ce of boehmite affects the process of crystallization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相似文献   
8.
聚酰亚胺(PI)薄膜作为综合性能最优异的聚合物材料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微电子器件。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功率密度急剧增加,热积累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具有高导热性能的PI绝缘薄膜材料被认为是解决上述热积累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PI薄膜的本征导热性能较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在提高PI薄膜导热性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文从阐述热量在PI薄膜中的传输机理出发,概述了近年来导热PI绝缘薄膜的研究进展与发展现状,重点讨论了绝缘导热型填料、导电导热型填料以及三维导热骨架等增强PI绝缘复合薄膜导热性能的策略,最后对PI基导热绝缘复合薄膜研究进展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