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8篇
化学   64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BOC-MP方法和MonteCarlo模拟方法,讨论了在钾存在的情况下,Cu(100)上WGS反应中各反应物种吸附热性能的变化,以及各表面基元反应步骤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钾处于低覆盖度时(<0.10),WGS反应的反应速率随表面钾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当钾表面浓度较高时,反应速率却随表面钾覆盖度的增大而减小.这可能是由于反应的速控步骤随表面钾覆盖度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2.
Benson基团加和方法的位阻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enson基团加和方法的位阻修正王贵昌潘荫明蔡遵生赵学庄*(南开大学化学系天津300071)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为估算物质的热力学数据提出了许多经验公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验数据的不足,对化工生产和化学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些经验方法中,由...  相似文献   
3.
分别用MNDO,AM1和PM3三种半经验方法对C59HN所有1-2,1-4和1-6氢加成物C59H3N的异构体进行几何构型全优化,结合频率分析及HF/6-31G单点能计算,确定了各异构体的基态结构及其相对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C59HN氢加成物的立体选择性规律与C60和C60H2的不同,最稳定异构体不是1-2加成物,而是1-4加成的6,18-或12,15-异构体,次稳定异构体为1-2加成物,三种半经验方法计算得到的两者能量差为13~15kJ/mol,N原子取代碳笼骨架C原子后,改变了碳笼氢加成物的立体选择性规律.  相似文献   
4.
分别用MNDO和AM1两种半经验方法,对C59F2nHN (n = 1, 2) 的异构体进行几何构型全优化,结合频率分析及HF/6-31G单点能计算,确定了各异构体的基态结构及其相对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C59HN的F加成物的立体选择性规律与C60的不同,最稳定异构体不是1-2加成物。C59F2HN的最稳定异构体是1-4加成的6, 18-或12, 15-异构体; C59F4HN的最稳定异构体是1-4,1-4加成的6, 18; 12, 15-异构体,其能量远小于其它各异构体的能量。N原子取代碳笼骨架C原子后,改变了碳笼F加成物的立体选择性规律。  相似文献   
5.
6.
用BOCMP方法及MonteCarlo模拟技术,对H2S导致Cu基催化剂失活的原因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料气中存在H2S时,WGS反应的活化能明显高于无H2S时的活化能,随着表面H2S浓度的增大(θ=0,0.10,0.25),反应的活化能也逐渐变大(其大小比为1∶1.34∶3.3),究其原因可归结为H2S的存在使得反应物分子的吸附热减小,从而使H2O的解离吸附(WGS反应的速控步骤)活化能增大。  相似文献   
7.
以C2H5NS和In(NO3)3为前驱物,采用简单的液相法成功制备了In2S3纳米多级结构,C2H5NS作为硫源的同时也起到了模板剂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前驱物浓度对In2S3形貌控制起着重要作用.随着In(NO3)3/C2H5NS摩尔比从1∶1.5增加到1∶6,In2S3纳米花呈现了不同的形貌和尺寸.XRD谱图显示,In2S3纳米花晶体具有立方结构.SEM和TEM照片显示,制备的In2S3纳米结构呈多级花状结构,这种结构由纳米片堆积组装而成.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并结合实验结果对C2H5NS影响纳米片生长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2H5NS在In2S3(001)晶面上的吸附可以有效降低晶面的表面能,起到稳定晶面的作用;纳米花的形成是在C2H5NS影响In2S3的晶面稳定性及其成核速率之间的一个协同效应.In2S3纳米晶的形貌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溶液中的C2H5NS浓度来调节.  相似文献   
8.
聚炔、累积多烯与全碳环分子的模糊对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关于分子模糊对称性的工作多属于模糊点对称性的研究, 关于模糊空间对称性探讨较少. 聚炔作为线状一维模糊周期分子, 我们曾对其进行了初步分析. 虽然对于聚炔分子骨架的分析比较全面, 但由于繁冗的计算使我们对分子轨道(MO)模糊对称性的分析只限于少数典型分子. 本文将对不同的聚炔分子MO模糊对称性特征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 结果表明包含不同碳原子数目的分子轨道模糊对称性参数值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此外我们还对一些相关体系分子的MO进行分析, 累积多烯分子虽然并非线型分子, 但其π-MO相关的碳原子处于线性位置, 可依模糊一维周期的G11体系处理. 按Born-Karman近似, 即n个单元的一维周期对称群与Cn点群同构, 本文还分析了相关的全碳环分子的MO的对称性和模糊对称性. 努力寻求与一维周期性相关的模糊对称性规律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以地 键能键级法进行隧道效应修正,使其估算结果更加准确;并在此基础上,对某些含有强 极性分子参加的反应作了进一步的修正,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用AM1方法研究了(3,3)、(4,4)、(5,5)和(6,6)扶手椅型单壁碳纳米管(ASWCNTs)以及其氮烯环加成异构体的结构和性质,并重点讨论了这些异构体之间的转化关系.POAV分析表明,扶手椅型单壁碳纳米管的直径越大,张力就越小,“一“共轭作用也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