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8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来自航天诱变凤仙花突变体院-3的子代(SP2)代(SP2)的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研究.对13株子代(SP2)的细胞学观察发现,减数分裂中期Ⅰ均为7个二价体(7Ⅱ),表明SP1减数分裂的不均等分离未能导致SP2非整倍体变异.并首次发现SP2小孢子在发育早期以“凹陷式“和“出芽式”分裂形成小花粉粒.分析认为:SP1减数分裂中的不均等分离和多极分离的主要原因是由航天条件下多种因素造成的生理损伤所致,是不遗传的.“凹陷式”和“出芽式”分裂是SP2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该分裂方式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补充报道了南黄大麦的穗部性状,南黄大麦穗的全长、芒长部比原品种长,而穗轴较短,穗粒数少,籽粒不饱满,千粒重轻,产量不高。其原因与叶缘体结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3.
南黄大麦系辐射突变选育而成。植株前期叶色浅黄,后期淡绿,是一种稀有的黄化型大麦。南黄大麦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大麦的基因库,而且在遗传、核质关系,超微结构、光合作用等方面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前言据国外的研究,棉花雄性不育受核基因控制者,有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两类。目前,在陆地棉中,已发现了三个显性核基因 Ms_4、Ms_7、Ms_(10)控制的材料,并对细胞学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国内,除了发现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的棉花“洞 A”雄性不育系外,还发现了新的受显性核基因控制的新海雄性不育系(属海岛棉)和“洞 A_3”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5.
棉花“洞A”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洞 A”雄性不育株是自然突变而来,经研究为隐性核基因控制,定名为msc(?)msc(?)。四川省南充地区农科所、省棉花研究所已先后培育出“洞 A”、“751A”、“473A”两用系,并筛选出川杂一、二、三号三个杂交棉品种。其中川杂一、二号在南充地区推广十万亩,获得了好的收获。为了探讨“洞 A”雄性不育小孢子败育的时期和表现,曾对“洞 A”小孢子母细胞的变化,减数分裂和小孢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表在南充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继~(60)Cor射线对蚕豆根尖细胞和小孢子发育的辐射效应的续篇,总结了茎尖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畸变,微核及其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中存在的不同状态,指出与细胞核在分裂周期的变化是相似的。并讨论了根尖、茎尖和小孢子母细胞中的细胞效应的互相关系,为蚕豆的辐射育种提供了细胞学的根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同源三倍体植物萱草的小孢子发育过程。由于萱草的小孢子母细胞中含有三套相同的染色体组(x=1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都是混乱的,在中期Ⅰ往往形成单价,二价和三价体,后期Ⅰ的分离不均等,致使萱草小孢子全部不育。萱草的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后,形成四分孢子的形式除连续型外,还有同时型,而且,花粉粒的形态各异,大小不一。  相似文献   
8.
前言利用物理学的新技术——γ射线、x射线、中子、微波、超声波和紫外线对生物进行诱变,在国内外均已普遍应用,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受到人们的重视。加速电子对生物有机体的作用,在国内报导很少。郭宝江等用5 Mev电子辐射对水稻的诱发效应表明,它具有比γ射线的辐射损伤较轻、诱变频率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百合(Lilium brownii)减数分裂过程正常,有少数四分孢子期出现无核、微核、多核小孢子、染色体桥和染色质空壁等现象,并且在未萌发的成熟花粉粒中发现三核花粉粒,说明百合是兼具三核和二核花粉粒的植物。  相似文献   
10.
棉花海洞不育系为军海不育系与洞庭一号杂交,经多代回交育成的,其小孢子的败育不整齐,从小孢子母细胞开始到减数分裂末,都有所发生。但主要败育在小孢子发育的早期。由于海洞不育系具有军海不育系的显性基因,又为海陆杂交后代,这增加了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败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故它的小孢子败育与国内外发现的单纯受显性基因控制的不育系的小孢子败育有别,也与具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小孢子败育不同。同时,还从细胞学上证明了海洞不育系的可育株的小孢子发育具有不稳定性,可能出现不育的小孢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