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经典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势分析模型对人才贡献率测度方法进行改进,克服了原模型不能测算即时弹性系数的缺陷,同时提高了估计的准确度;对6个典型国家级高新区面板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人才贡献率的主要因素是人才质量,而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软环境;通过6个高新区的实证对比分析探索影响人才贡献率的驱动因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高新区政策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央一号文件主导着中国农业政策的发展,因此对该文件的研究可以观察出中国三农政策的发展与变迁规律.本文首次从知识图谱视角,以1982~2019年出台的21个中央一号文件为研究样本,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我国三农政策发展变迁的规律.首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探索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信息,并依据其特点划分三农政策的演变阶段;其次通过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方法系统总结我国三农政策的演变规律;最后提出我国三农发展的结论与未来趋势展望.  相似文献   
3.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ISIWebofScience数据库,利用TDA、Ucinet等软件对1991—2010年欠发达地区区域发展领域的研究论文进行分析,系统揭示1991年以来欠发达地区区域发展的研究现状、关注热点及其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我国建设世界创新强国的重要支撑。本文首先对国内外重要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评价科技创新中心的“雪花模型”;其次探索建立了我国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科学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我国科技创新中心评价和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持久竞争力增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ArcGIS、GeoDa软件,探究了2002~2016年中国30个省市的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2~2016年各省市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趋势,总体呈"东中西"依次递减的空间演变格局;制约耦合协调发展的主导因素总体存在空间一致性,均属于科技创新滞后型;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协调度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显著,区域发展不均衡,在空间上两极集聚的现象明显,"高—高(HH)"集聚区的省市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低—低(LL)"集聚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且已发展为较稳定的空间格局.最后从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全面提升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7.
本研究阐述了分析区域创新现状与模式,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基于对四川省获科技进步奖项目的分析,运用文本挖掘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四川省的区域开放协同创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开放协同创新中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医院5大主体间的多边合作逐步加强,其中企业始终保持主导地位,高校企业、产学研、研究机构企业合作项目较多且趋势良好;区域开放协同创新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成都平原、川南、攀西、川东北、川西北经济区,城市开放协同创新格局呈“核心-边缘”分布特征;四川形成了全省、各经济区“大小”日益复杂的开放协同创新网络,其中成都长期保持网络中心地位,次级网络中心则在成都平原、川南、攀西和川东北经济区动态变化。最后提出统筹规划布局多个区域创新中心、优化区域开放协同创新网络、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系统、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