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2篇
物理学   15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简述了我院自1994年以来在数学建模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和成功经验,并总结了各系部提出的建议。对搞好大学数学教育改革,培养新世纪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提出了建议并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针对特定场景辅助驾驶的需求,构建道路场景车载激光雷达三维扫描系统,并设计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道路参数提取与计算方法,包括路面宽度、横杆或桥梁或隧道限高、拐弯半径等等,为辅助判断道路的可通过性提供决策依据。测试和对比实验表明,所设计算法效果稳定、精度良好,在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上有一定优势,可为辅助驾驶提供非常有益的决策参数。  相似文献   
3.
利用深能级瞬态谱(DLTS)研究了气源分子束外延(GSMBE)生长的InP1-xBix材料中深能级中心的性质。在未有意掺杂的InP中测量到一个多数载流子深能级中心E1,E1的能级位置为Ec-0.38 e V,俘获截面为1.87×10~(-15)cm~2。在未有意掺杂的InP0.9751Bi0.0249中测量到一个少数载流子深能级中心H1,H1的能级位置为Ev+0.31 eV,俘获截面为2.87×10~(-17)cm~2。深中心E1应该起源于本征反位缺陷PIn,深中心H1可能来源于形成的Bi原子对或者更复杂的与Bi相关的团簇。明确这些缺陷的起源对于InPBi材料在器件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型半导体开关高压电磁脉冲产生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独特结构和物理特性的两类高性能新型高压半导体开关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和快速离化开关,提出一种新型高功率高压纳秒电磁脉冲产生方法,其技术路径是通过高压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开关将高贮能电感能量向高压快速离化开关及负载转移,产生高功率、高重复频率纳秒电磁脉冲,并用实验验证该方法在高重复频率(120,200,300 kHz)下产生高功率、高重复频率纳秒脉冲的有效性,输出脉冲电压分别为1.62,1.41,1.36 kV。  相似文献   
5.
为了测试高电压直流电源和大电流交流电源的承载能力,要求假负载在结构上要实现交流负载和直流负载的切换以及根据不同的线路接法得到不同的电压、电:流、功率等电性能参数。基于以上的要求,利用Pro/Engineer的3D建模功能,不仅可以设计和分析负载结构布局是否合理,而且可以分析其力学及热性能是否满足要求。该假负载的关键是功率消耗的设计,它由3组主要模块组成,3组既可以连接成三相四线供大电流交流电源用,也可以连接成单根电阻丝供电压直流电源用,其中单相结构布局如图1。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球面S^2上的测地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以及面积公式,井给出了砰细的证明。  相似文献   
7.
拉深过程智能化控制中的破裂失稳临界条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锥形件为力学模型,用板材成形的塑性失稳理论对同对称拉深件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归一化的定必和定量分析,给出了该类工件破裂失稳时的极限载荷的统一表达式,并由此得到了拉深过程中工作侧壁破裂失稳的临界条件,为拉深过程智能化控制提供了预测最佳压边力规律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采用95 GHz准光模式转换器将TE62模式转换为高斯波束的实验测试结果。准光模式转换器由螺旋切口的Vlasov辐射器、一个准抛物柱面反射镜和两个相位修正镜组成。将半径5.62 mm圆波导内的TE62模式转换为束腰直径22.4 mm的高斯波束。实验采用毫米波天线近场扫描测试系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标量转换效率大于97%,矢量转换效率大于88%  相似文献   
9.
在耦合波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波导渐变曲线给出了普适高阶渐变波导设计方法,研究了95 GHz回旋管内置 TE03模式改进Dolph-Chebychev渐变波导。采用编制的数值计算程序进行优化,得到了可靠的最优几何参量,设计出了紧凑的95 GHz渐变波导。经全电磁场仿真验证,该内置渐变输出结构对杂模的抑制达30 dB,满足设计要求。回旋管的热测实验中测出的模式样图表明,所设计的内置渐变波导有效地实现了回旋管内径变化。该方法可以高效地指导高阶过模圆波导渐变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简要叙述了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并分析了系统的误差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绵成乐城际铁路牵引站线路工程实际数据对不同基站数与机载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差分处理,对得到的飞行航迹的正反算离差值均值、分布图以及照片位置精度进行详细比较分析,最后得出提高数据精度的地面基站布设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