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10篇
物理学   2篇
综合类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 PVDF-P(VDF-HFE)以及 PVDF-P(VDF-TFE)共混体系的压电、介电、力学松弛谱。其松弛转变过程基本与 PVDF 的相似。α,β,γ压电松弛峰分别位于40~120℃,-40℃,-85℃附近。实验结果表明后一体系的压电性大于前一体系的。同时,PVDF-P(VDF-TFE)的压电性也大于PVDF-PMMA 共混体系的。选择第二组分时,以介电常数高,模量小而本身又具有压电性的,更有助于共混薄膜压电性的提高。在同样的极化条件下,经拉伸的 P(VDF-TFE)薄膜,其压电性大于未经拉伸的薄膜,这表明分子的取向对薄膜的压电性也有影响。TSC 表明,42℃的松弛峰与晶区表面捕获的空间电荷有关,对压电性也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水下声成像PVDF—DMOS换能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研制水下声成像PVDF-DMOS集成接收换能器,分析了高分子压电薄膜在水声中应用的新途径及其组成换能器的振动模式,建立了机电等效电路图.并分析了影响器件灵敏度的诸因素.介绍了本工作的测量结果,评价了器件的特性.本文可供设计各种PPDF压电换能器、传感器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1924年Brain曾提到各种绝缘体的压电性,1956年Fukada开始研究了生物高分子如木材、羊毛、骨等的压电性.此后,压电高分子的研究工作便逐渐推广到合成高聚物.首先提出高聚物驻极体中有压电效应的是Adams.1969年Kawai[1]发现单轴拉伸的聚偏氟乙烯有较大的压电性,压电效应与压电晶体石英在同一数量级,引起了人们对压电高聚物的兴趣.近年来国内外对聚偏氟乙烯及其共聚物薄膜的压电性、?...  相似文献   
4.
示差折光计     
本示差折光计的设计是基于光线在两液体界面间折射的原理.准直的单色光线经过浸在溶剂中的溶液稜镜时产生的偏折,经长焦距成像镜放大隙缝光源的像移,用读数显微镜观察.成像镜前面有两个双隙缝使在成像处产生干涉条纹来减小像的宽度,使像移可更精确的测定.仪器经用标准溶液校正,灵敏度可达Δn=2.5×10~(-6).并着重讨论了恒温、折射池设计和标准液挑选对测定的影响. 利用这架示差折光计在使用单色光λ436和546mμ时,测定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七个高分子溶液和有机化合物溶液的(dn)/(dc).  相似文献   
5.
聚偏氟乙烯(PVDF)的压电效应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用它制成的各种换能器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关于它的压电性及其分子运动已有报道。为了探索PVDF共混体系中第二组分对薄膜压电性能的影响及开发新的压电材料,我们研究了PVDF的三个共混体系的压电性及其分子运动。这三个共混体系是:  相似文献   
6.
极化滴定儀     
1. 介紹了一種用電子管線路的極化滴定儀的裝置和使用,其靈敏度和極化電壓均可調節。 2.用I_2對S_2O_3~=和Cr_2O_7~=對Fe~(++)的滴定來試驗這滴定儀,得到满意的結果,終點指示靈敏準確,可復演性很好,可供氧化還原滴定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聚偏氟乙烯的压电性。聚偏氟乙烯薄膜是用DMA溶剂浇铸而成,然后进行单轴拉伸,并采用热驻极的方法使薄膜成极。实验结果表明,压电活性依赖于拉伸比、极化电场、极化温度和极化时间。此外,还研究了聚偏氟乙烯压电薄膜的稳定性和某些使用特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PVDF-PMMA共混体系的压电性及其分子运动.其松弛转变过程与PVDF-P(VDF-HFE)及PVDF-P(VDF-TFE)共混体系相似,压电性低于PVDF-P(VDF-TFE)共混体系.当PMMA含量为3%时,其压电性与PVDF的接近,而其退极化温度却高于PVDF以及上述二个含氟共混体系的薄膜,随着PMMA的增加,其压电性也随之减弱,这是由于非晶相中偶极子浓度降低之故.  相似文献   
9.
珠江广州河段环节动物多毛类污染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珠江广州河段四种多毛类中,多鳃齿吻沙蚕的出现率最高,达63.5%.寡鳃蹄毛虫的最高密度达8,320个/米~2,居其他种类之首.2) 多毛类的理论多样性最大者多出现在河流的右岸.3) 在排污处多毛类往往绝迹,仅出现寡毛类.通过"τ"值计算,此两者不存在相关关系.4) 氨氮污染可能响影多毛类的种类及数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聚偏氟乙烯(PVDF)的介电、动态力学,热刺激电流和压电性能。在—150℃—120℃范围均观察到四个松弛转变过程,并阐述了它们的机制。 在室温以上,观察到二个松弛峰,与大部分报道不同,而与Kakutani的结果一致,本文还观察到d′_(31)与ε′_3成线性关系,高温下的斜率大于低温的斜率,可能是二种极化机构所致,压电效应的起源与偶极子取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