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化学   1篇
数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云南西双版纳几种热带兰菌根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云南西双版纳不同生境下的14株热带兰菌根中分离到19株真菌,分别鉴定为9个属,其中优势菌为镰孢霉属(Fusarium)9株占47.37%;组丝核菌属(Phacodium)3株占15.79%.  相似文献   
2.
植物黄花夹竹桃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植物黄花夹竹桃(Thevetiaperuviana)根、茎、叶、果中分别分离获得内生真菌17,28,42和14株,共计101株.以形态为主分类鉴定到属,分属2纲,5目,6科,24属.研究表明各部位的内生真菌类群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3.
在降水量集中,持续期长达半年的季节,哀牢山徐家坝四个样区土壤真菌群落构成中的种群类别、种群密度以及每克干土中测出的含菌数都表现出明显的波动。与旱季环境条件下相比较,均呈显著下降或减少的趋势。其中,尤以对非优势类群及非特有种群分布的影响较大。许多种群在雨季中表现出一种生长静止相的状态。与之相反,此期间亦容易找到一些旱季少见的种群。另外,调查资料尚不足以证明在干湿两种季节中,森林土壤真菌种群在不同垂直分布带的变化有何明显的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不同品系的家蚕中提取DNA或DNA蛋白,并分别注入蓖麻蚕幼虫体内,结果后代发生了幼虫皮斑性状的改变,出现了两种变异个体:一种花蚕,一种花白蚕。后者的幼虫5龄以前有皮斑,5龄期皮斑消失呈白蚕。经过20代(F20)的培育花蚕已成为稳定的转化系。杂交的遗传学分析表明,通过外源DNA作用引起的变异性状的遗传不符合正常的遗传规律:将花蚕(转化体)与白蚕(受体)交配的子一代(F1)幼虫呈现花白蚕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灯盏细辛内生真菌的研究 Ⅰ:菌种分离及其分类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灯盏细辛(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根、茎、叶、花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共54株,经显微形态观察将其中46株分类鉴定为5个目、7个科、22个属.结果表明,灯盏细辛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作者根据酵母菌分类的最新观点,强调生物化学指标及电子显微镜超薄切片出芽型的形态学指标,选择性地以酵母菌RG8306进行了发酵分离提取辅酶Q_(10).辅酶Q_(10)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氢载体,参与呼吸链和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生理效应关系极为密切,在临床上作为细胞呼吸和细胞代谢的激活剂,并作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增强剂,而用  相似文献   
7.
 报道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被下土壤酵母菌的数量、分布及种的多样性.从西双版纳采集的37个样点分离到584株酵母菌,分类鉴定为12属: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假丝酵母属(Candida),丝孢酵母属(Trichosporon),酵母属(Saccharomyces),有孢圆酵母属(Torulaspora),接合酵母属(Zygosaccharomyces),红酵母属(Rhodotorula),地霉属(Geotrichum),毕赤酵母属(Pichia),锁掷孢酵母属(Sporidiobolus),拟威尔酵母属(Williopsis),未定到属的有45株.  相似文献   
8.
 从银杏(Ginkgo biloba)叶提取物的微生物转化试验中,获得1株能够转化银杏叶提取物组分,编号为YM34161的微生物菌株.通过对该菌的形态特征观察及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小刺青霉的1个新变种,命名为小刺青霉云南变种(Penicillium spinulosum var.yunnanensis n.var.Xing etCben).同时对菌株YM34161转化银杏叶提取物组分前后变化进行了TLC对比.  相似文献   
9.
将已报道的△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推断它们的系统进化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的△6-脂肪酸脱氢酶氨基酸序列都具有3个高度保守的组氨酸富集区,表明它们具有共同起源,并分为原核、动物、高等植物和低等真核4个类型.推测原核类型的△6-脂肪酸脱氢酶是所有△6-脂肪酸脱氢酶的共同祖先,真核类型的△6-脂肪酸脱氢酶在后来的进化中形成更具选择优势的细胞色素b5融合蛋白.动物类型的△6-脂肪酸脱氢酶处于真核类△6-脂肪酸脱氢酶的最基础分枝,其中鱼类的△6-脂肪酸脱氢酶可能是动物类型的△6-脂肪酸脱氢酶通过序列改变向△5-脂肪酸脱氢酶进化的中间过度形式.高等植物和真菌类型的△6-脂肪酸脱氢酶存在着共同起源,藻类和苔藓可能在高等植物和真菌类△6-脂肪酸脱氢酶的进化关系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线虫的△6-脂肪酸脱氢酶作为一个独立而且最基础的分枝位于低等真核单系组中,它可能是一种趋同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几株云南野生隐球酵母菌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自云南的8株隐球酵母菌进行了常规方法和26SrDNAD1/D2区域序列分析相结合的分类研究,并确定了这8个菌株的归属.本研究也肯定了该序列分析方法对隐球酵母属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