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7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AN 活性炭纤维表面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元素分析(EA)、X射线衍射(XRD)、X光电子能谱(XPS)、差热分析(DTA)等方法,证明不同比表面积的聚丙烯腈(PAN)活性炭纤维(ACF)具有不同的表面微结构。结果表明,高比表面积的ACF、与低比表面积的ACF相比,类石墨微晶尺寸小,边缘活泼C原子数目多,本体C原子质量分数大,N、H、O等杂原子质量分数小,羧基、酰胺基团的数量少,醚基数量多。  相似文献   
2.
γ-环糊精与溴甲酚绿的包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等摩尔连续变化法研究了γ-环糊精与溴甲酚绿的包合作用, 确定了包合物形成的化学计量比为1∶2; 采用热力学方法分析了温度与包合常数之间的关系, 计算了包合过程的焓变、熵变及自由能变化分别为-39.988 kJ/mol, 86.400 J/(K·mol)和-14.245 kJ/mol, 这表明疏水作用力为主要驱动力; 采用核磁共振、分子模拟和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包合物的形成, 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基团进入γ-环糊精腔内导致增色效应.  相似文献   
3.
石油焦系活性炭的吸附脱硫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选取独山子石油焦为原料,以物理活化法制得比表面积达500m2/g~900m2/g的活性炭,进行吸附脱硫研究。采用酸氧化法对活性炭孔结构和微观孔径分布进行改性。酸氧化使活性炭表面酸性官能团含量明显增加,增加量约为原来的5倍。活性炭吸附脱硫性能随表面酸性官能团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理想的酸化条件是浓硝酸120℃氧化40min。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活性炭吸附脱硫的最佳条件是,温度25℃,压力1.0MPa,静态吸附6h。最佳条件下吸附脱硫可使模型化合物硫的质量分数从137.9×10-6降至3.1×10-6。从活性炭孔径匹配考察可知,平均孔直径在0.8nm~2.1nm的活性炭对模型化合物硫的质量分数降低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淀粉是我国马铃薯加工最为重要的方向,其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含水量高、容易腐败变质,但含有部分可利用成分、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的副产物马铃薯渣.综述了当前马铃薯渣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向和相关技术,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介绍了将马铃薯渣作为整体进行高效、快速综合利用的加工转化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酚酞作为光谱探针,采用竞争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与链状饱和一元醇的包合作用。通过测定包合物的稳定常数和热力学参数发现,β-环糊精对饱和一元醇的包合作用随醇的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对支链醇的包合稳定性要高于相同碳原子数的直链醇。β-环糊精与链状饱和一元醇分子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和空间匹配效应可能是影响包合作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糠醛为溶剂对FCC油浆进行了萃取分离。考察了温度、剂油比对两种FCC油浆中富含芳烃组分 (糠醛抽出油 )组成和性质的影响。确定出油浆中芳烃富集的最佳萃取条件 :温度为 50℃ ,剂油比为 2。对比了不同油浆富含芳烃组分合成COPNA树脂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 ,环烷基油浆的糠醛抽出油的芳烃含量高于石蜡基油浆 ,因而更适宜合成COPNA树脂  相似文献   
7.
炭分子筛的制备及表面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大庆石油焦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考察了碱炭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碱炭比4∶1、活化温度800 ℃、活化时间2 h。并制得比表面积大于3 000 m2/g的超级活性炭。通过热处理得到孔径均一(中孔率>85%),比表面积大于1 500 m2/g的炭分子筛;再用表面氧化方法,得到表面酸度适宜(150 ℃~240 ℃之间为弱酸,240 ℃~340 ℃为中强酸,340 ℃~450 ℃为强酸分布)的催化剂载体。炭分子筛与传统氧化铝比较具有酸度分布广泛等特点,因较好的酸强度分布,可以增强载体与金属离子之间的作用力,增加负载量。因此,经氧化后的炭分子筛更适于作催化剂载体。  相似文献   
8.
空气中多孔炭在高温下极易被氧化,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为了提高多孔炭在高温下的抗氧化能力,以KOH化学活化法制备的多孔炭为原料,通过固体渗硼对多孔炭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渗硼后多孔炭表面的活性点数量明显减少,抑制了氧化性气体与多孔炭的反应,从而提高了多孔炭的抗氧化能力。并且渗剂在多孔炭中的质量分数为10%、渗剂中B4C的质量分数为25%、热处理5h时,与多孔炭原料相比,渗硼后600℃多孔炭氧化失重率由70%左右降低到20%左右,比表面积降低10%~20%,多孔炭材料的微反活性仍可达到70.25。  相似文献   
9.
食品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输送高质量的生源的关键一环.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淀粉科学与工程研究室采用本科生教育全程导师制的教育模式,使本科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参与到导师的研究课题中来.采用三个层次的逐级培养模式,使学生可以从课堂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探索、研究发现为基础的主动学习,促进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淀粉是由葡萄糖缩聚而成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作为自然界来源非常丰富的一种多糖,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与工业加工的重要原辅料.淀粉分子中含有的丰富羟基使其具有较强的亲水性,成糊后具有增稠稳定、黏接等作用,胶体特性显著.但是,天然淀粉因自身结构的局限性、分子链易重排,其应用范围和效果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本文综述了淀粉颗粒结构和分子结构对其胶体特性的影响,阐述了通过物理、化学、生物改性及植物遗传育种等方式精准设计淀粉结构的原理和方法,实现淀粉胶体性能的调控,以期为淀粉胶体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