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2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乌尔禾油田中三叠统克拉玛依上组为扇三角洲沉积相,具有物源近、成熟度低、储层纵横向展布不清、物性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对该区储层进行了等时地层划分与对比、微构造和沉积微相分析、储层参数精细解释、储层物性时空展布特征描述等系列研究,建立了基于超短周期的等时地层格架和基于单砂体的层面微构造模型,弄清了单砂层范围内沉积微相的纵横向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刻划了有效储渗体和物性非均质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复杂扇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表征的方法与技术,为该类油藏合理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以随机分析和最优控制理论为基础,讨论了一类带停时的奇异型随机控制问题.在原模型状态过程的基础上添加了漂移因子,并将原模型中的控制费用函数推广为一般的费用函数.在某些条件下,得到"跳一停"策略是其最优控制策略,并给出了"跳一停"策略存在的条件以及控制方法,所得的结论在实际中有较深的应用背景.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类对称的奇异型平稳随机控制模型,在原始模型受控状态过程的基础上添加了飘移因子,并将原始模型中的费用函数推广为较一般的费用函数,求得了与此类问题有关的一个变分不等式组的解,并且给出了最佳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斯过程是概率论和随机过程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它在随机分析和随机控制领域有着重要应用.本文利用高斯过程的正态性构造预解算子,得出相应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不少教师和学生对之感到很头痛;本文由一道数学题引发了思考,将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分类,并总结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易懂,利于学生掌握.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高考中属于高频考点,并且多见于中等偏难题型,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吃力,鉴于此,本文通过一道数学题把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归纳为如下十种  相似文献   
6.
吴清玉 《数学之友》2017,(16):63-64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不少教师和学生对之感到很头痛;本文由一道数学题引发了思考,将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分类,并总结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易懂,利于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7.
通过?-A等温线研究了含钙离子浓度不同的水溶液亚相上胆红素/胆固醇混合单分子膜的性质.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学方法计算了不同亚相上单分子膜的平均单分子面积、崩溃压、表面压缩系数、超额单分子面积、混合自由能和超额自由能.结果表明,在钙离子溶液亚相上混合单分子膜的结构发生扩张,并且在界面上形成非理想混合单分子膜.与理想混合时相比,这种混合单分子膜在超额单分子面积上表现为明显的正偏差.在纯水亚相上,胆红素与胆固醇的摩尔比为3:2时混合单分子膜为热力学最稳定体系.但是在钙离子浓度逐渐增大的亚相中,这种摩尔比的混合单分子膜热力学稳定性被破坏,即混合单分子膜中的不同组分间自发混合能力下降,这是由于受到钙离子与胆红素和胆固醇之间配位作用的影响.此外,在钙离子溶液亚相中,在较低的表面压下制备出的混合膜具有更好的热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陆地、大气和海洋之间的碳循环维持了大自然碳平衡.随着密集人类活动和高度工业发展,碳燃料、碳化学品和碳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导致碳排放过量,碳平衡已被严重破坏,碳污染已成为一个严峻问题.例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过量排放到环境中,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态平衡.人们陆续开发出各种先进的环境技术,如微生物分解,去除空气和水中的碳基污染物,将有毒有害的有机化合物转化为无害CO2.但是,CO2本身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它在大气中的浓度早超过了天然碳循环所能维持的环境自洁净能力.基于先进催化技术建立人工碳循环,将有机污染物矿化生成的CO2进一步转化为有价值的有机化学品(如太阳能燃料)是一种理想的低碳方法.光合作用是自然碳循环中核心过程之一,是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关键.受到光合作用启发,科学家们积极开发人工光合成技术推动CO2资源化.人工光合成技术本质上基于半导体光催化过程.半导体光催化过程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基于有氧光催化氧化过程,有机污染物可以矿化生成无毒CO2.另一方面,基于缺氧光催化还原过程,CO2可以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太阳能燃料.理论上,结合上述两个过程,为建立人工碳循环奠定基础,但是,至今很少有人成功建立有氧氧化-无氧还原串联光催化工艺,实现人工碳循环.难点在于有机污染物的有氧氧化反应和CO2的无氧还原反应的操作条件与反应机制是完全不同的,目前缺乏同时适用于上述两种反应的双功能光催化剂.本文成功构建了具有双功能的g-C3N4/Bi/BiVO4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它不仅在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有氧光催化氧化性能(以降解染料罗丹明B为例),而且还表现出优异的缺氧CO2光催化还原性能.此外,基于“一锅法”厌氧耦合氧化-还原反应,g-C3N4/Bi/BiVO4三元复合光催化剂成功实现同步罗丹明B降解与太阳能燃料生成,构建了从毒害有机污染物到高品质太阳燃料的碳循环.结合牺牲剂实验分析与密度泛函理论理论计算,作者提出g-C3N4/Bi/BiVO4复合光催化剂的双功能性与g-C3N4与BiVO4界面内建S-型复合异质结有关.S-型复合异质结既促进界面电荷转移与分离,又维持了最佳电荷氧化还原电位.此外,S型g-C3N4/Bi/BiVO4复合光催化剂中原位生成的具有等离子体效应的Bi纳米颗粒具有双重作用,既促进界面电荷定向转移,又促进可见光吸收.本文开发的新型双功能S-型g-C3N4/Bi/BiVO4复合光催化剂系统为进一步开发集成式有氧-缺氧光催化碳循环反应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田昭武(1927~),福建福州人.物理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威尔士大学名誉理学博士.注重学科交叉渗透及电化学技术的实际应用,努力推动全国电化学事业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科研方向为电极过程的基础理论和仪器创新,至80年代总结为专著《电化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发现电化学自催化过程并系统地解析其奇异现象;直接比较法解得电极“绝对等效电路”;提出多孔电极每个子过程“特征电流”的概念,进而提出气体扩散多孔电极“不平整液膜”模型;研制的“DHZ-1型电化学综合测试仪”,成为首批国产仪器;研制的“XYZ型离子色谱抑制器”取代了DIONEX公司老一代产品.90年代后,致力于从电化学出发解决其他领域的难题.提出约束刻蚀剂层技术,可应用于半导体和金属的微纳米复杂三维加工,实现半导体阵列微透镜的复制;设计集成化阵列点样头以制作微阵列生物芯片,可供普通医院快速诊断疾病.21世纪以来,提出新型超级电容器,可回收汽车制动能量以缓解市内汽车油耗和污染.获得1980年第四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07年福建省科技重大贡献奖等多项奖励和荣誉.历任厦门大学校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国际电化学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现阶段的环境保护与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工作要想真正做好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在进行环境监测与保护的相关工作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低碳约束下的具体要求,积极应对当前形势,不断提升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的技术水平,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良性发展.本文从低碳约束下对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